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机电学院思政课融入红色基因
昆明信息港    08-01 08:58:57

昆明信息港讯(记者杨艳萍 通讯员杨贵先) 近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相传、国魂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奔赴保山市,开展了为期8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9名来自6个二级学院的学生,在3名老师的带领下,循着滇西红色足迹,将思政课堂延伸至历史深处与山野之间,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写下生动注脚。

“松山战役的每一粒弹壳,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赵莉站在松山遗址战壕边,向同学们讲述着1944年滇西抗战的悲壮历史。交通工程学院学生张楠轻抚弹痕累累的榕树表示:“课本上的文字突然有了重量,这才是最震撼的思政课。”

在松山雕塑群前,师生齐声诵读《松山之上》,同学们还拿起扫帚清理周边环境,以义务劳动践行“守护红色记忆”的承诺。百岁抗战老兵廖沛林现场讲述,让众人红了眼眶。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着胸前的勋章说:“当年我们扛枪打仗,就是想让你们过好日子。”与松山雕塑群捐赠者李春华座谈后,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李玟玟在日记中写道:“李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人挺身而出、默默坚守。”

教师刘艳芬带领实践团重走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生命线”。她说,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底色正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

实践活动结束了,但“行走的思政课”仍在延续。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杨云祥表示,要让红色资源成为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青年与时代对话的契机。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