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孙莹) 在昆明东华社区的老街巷里,最近冒出了个让老老小小都惦记的“网红打卡地”——芳华里米轨文化小院。这个由老房子改造的文化空间,不仅让剪纸、微雕、甲马这些快被遗忘的老手艺重新火起来,更成了左邻右舍拉家常、学本事的“社区会客厅”。
社区居民体验拓印。
“现在下楼就能跟着非遗老师学剪纸,周末还能带着孙女体验扎染,可比闷在家里刷手机有意思多了。”在社区住了20年的李奶奶笑着说。在这个不足200平方米的小院里,每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老年人钟爱的书画创作,也有年轻人青睐的手作体验,还有孩子们期待的非遗启蒙……文化小院以低成本、高频次的活动形式,提供“接地气”的文化服务,切实打通了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的“最后一公里”。
在文化同质化的当下,小院深挖昆明本地非遗、民俗、老故事等特色元素,将东华里的老昆明记忆娓娓道来。
院里时常飘来花灯小调,一招一式间,尽显昆明传统文化的韵味;甲马版画工作室里,年轻人争相把“锦鲤”“暴富”等潮流热词刻进版画。“没想到老祖宗的手艺能这么潮!”95后小张举着自己做的手机壳拍照发朋友圈,难掩兴奋。这些有传承、有新意的活动,既留住了传统老技艺,又让曾经冷清的院落充满了烟火温度。
未来,芳华里米轨文化小院将每周推出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届时,非遗老师们将亲授技艺,带动辖区居民一同参与学习,共赴一场场生动的文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