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聚智勐海 · 融链焕新
在云南勐海绵延的茶山之间,陈玫的名字如同一缕醇厚的茶香,浸润着科技兴茶的沃土,编织着文化传承的纽带,点燃了万千茶农致富的星火。她以茶为笔,二十七年如一日,在云岭大地书写着属于一片绿叶的动人篇章。
破茧:科技赋能的“点茶成金”
曾经,云南茶产业面临着工艺创新与价值提升的瓶颈。陈玫的参与,带来了破茧的曙光。她深耕科研,将无形的智慧化为有形的价值:和团队共潜钻研的“白参菌发酵茶”发明专利成功转化,五年间为企业撬动近500万销售额;主持省级高技能人才项目,创建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技师工作站,主持或参与3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筑牢科技根基;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篇论文、4部专著是她智慧的结晶,参与研发的“宾牌1938(熟)普洱茶”斩获“中茶杯”全国特等奖,为传统工艺注入澎湃新动能。
扎根:育才兴茶的“星火燎原”
陈玫深知,产业的未来系于人才。她倾注心力,只为留下一支“带得走技术,带不走热爱”的茶业大军:作为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经济与文化创新团队首席,主持茶艺师、评茶员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30余期,学员过万,足迹遍布全国及港澳台;尤其心系脱贫一线,深入贫困村寨,手把手教授技艺、传播文化、拓宽销路,助力茶农摘掉“贫困帽”。2020年,云南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4050元,这耀眼数字背后,是她播撒的“星火”燃起的燎原之势。
流芳:舞动茶魂的“文化使者”
陈玫的茶心,不仅关乎产业,更系于文化传承。她用艺术让千年茶韵焕发新生:将深奥茶文化与灵动民族舞完美融合,编创《千年史话续茶缘》等节目,在各地茶博会上绽放光彩;《茶行古道传天香》《基诺族凉拌茶》分获全国大赛金、优奖,指导的徒弟及学员在省州级赛事中屡摘金银;常年担任“雨林英才”“傣乡工匠”等技能竞赛总裁判,为西双版纳乃至云南发掘茶艺英才。
建言:心系茶乡的“赤子情怀”
作为西双版纳州政协常委,陈玫的脚步和思考从未离开过茶乡的未来:围绕古茶树保护、茶文化进校园、茶旅融合等关键议题积极建言献策;面对云南千亿云茶产业“翻番”的新目标,她深感使命在肩,积极参评“雨林工匠”,以归零心态再出发,誓为云茶更辉煌的明天贡献毕生心力。
在云岭:种下一片“茶”
陈玫在云南茶产业的这些年,是科技之光照亮茶园、人才星火点燃希望、千年茶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年岁。她的名字,已如那经久不散的茶香,深深融入云岭的山水与脉搏之中。当人们品味一杯醇香的云南茶,那袅袅升腾的,不仅是茶气,更是一位茶人——陈玫,用热爱、智慧与汗水,在这片绿色国土上写就的动人“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