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服少年手持系着普法标语的玫瑰走过对月楼,当绽放的非遗唐菓子遇上网络安全法,8月1日,昆明光华街云瑞小游园前上演了一场最具“云南味”的普法创意秀。作为“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快闪活动,“网络普法现在就出发”用鲜花、茶点、飞行棋,为市民游客解锁了一场可闻、可感、可玩的沉浸式“网络普法+文旅宣传”新体验。
活动现场。孟祝斌/摄
国风少年化身“送花郎”昆明街头飘起“普法花香”
昆明街头飘起“普法花香”。孟祝斌/摄
活动现场,两名国风少年身着汉服化身“送花郎”,置身鲜花两侧,将300支搭配网络普法标语的鲜花递到来往市民手中。“茉莉芬芳沁心脾,虚假广告藏猫腻”“牡丹富贵惹人爱,网贷陷阱把你害”......每支鲜花都别出心裁搭配了一张印有“普法花语”的鲜花背卡,来自江西的游客刘女士手持刚领到的鲜花称赞:“标语朗朗上口,拍照发朋友圈还能普法,太有云南特色了!”
来自新疆阿克苏的胡女士带着女儿来到活动现场合影,他们开心地表示,来到昆明第二天就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云南鲜花,还能让女儿学习到法律知识,真的非常让人惊喜。
鲜花尚未送完,已有数十位游客排队与“送花郎”合影打卡。此外,网络博主@花吃昆明 也现身助阵向直播间的观众介绍:“鲜花普法创意满分!普法虽然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事情,但是我们以鲜花为媒介,将严肃和浪漫很巧妙的去结合在了一起,非常具有云南特色。”
非遗唐菓子栩栩如生。孟祝斌/摄
除了鲜花,现场还邀请到非遗唐菓子制作人到场送“花”,“糯米皮是诱惑的甜,豆沙馅是谎言的绵,糖霜裂痕是骗局的破绽......”制作人一边讲解,一边捏揉手中的面团,伴随着甜蜜的香气,一朵朵栩栩如生的“鲜花”,带着普法知识呈现在市民面前。
普法书签DIY。孟祝斌/摄
另一边的普法书签DIY区域,同样花香四溢。网络博主@云彩奶奶在云南 和市民游客一起现场制作押花书签,“我做的是一个透明书签,选的是蒲公英,要提醒自己‘个人信息不能随风飘’”,云彩奶奶徐姐说道。昆明市书法家郭明超现场提笔写下普法标语,一个个独特的普法书签在大家手中诞生,游客刘女士说:“这不是普通的书签,是能‘开花’的法律备忘录!”
互动游戏、普法集市让法律活起来延续普法温度
积极参与互动游戏,学习法律知识。孟祝斌/摄
鲜花热潮旁,16平方米的巨幅游戏地贴暗藏普法智慧,市民通过法律知识答题,在棋盘上前进或后退,把法律知识储备变成了一场生存挑战。“我们通过游戏,把法律知识融入其中,在游戏的同时学习,比让大家背诵条文更有意义。”共青团五华区委相关负责人揭秘设计逻辑。
把网络法律知识宣传搬到街头市集。孟祝斌/摄
除此之外,五华区委网信办、共青团五华区委、炜衡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将网络法律知识宣传搬到街头市集,为过往的市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从网络侵权到网络安全,从数据安全到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类法律问题,专业解答让法治防线更加牢固。
活动现场。孟祝斌/摄
活动当天,现场采用“线下送花+线上普法”的形式开展,通过直播镜头捕捉现场精彩瞬间,网上直播间共吸引了8万人次观看,#法润彩云南#抖音话题阅读量新增7000余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新增4000余万次。带走一枝花,学懂一句法,这场“网络普法+文旅宣传”的创新实践,正在让法律知识成为市民游客可以带走的手信,花香与法韵,将持续流淌在春城的街巷之间。据悉,“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系列活动“网络普法现在就出发”系列还将持续推出“茶香普法”“咖啡香普法”等特色活动,让法治宣传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法润彩云南”网络普法系列活动由云南省委网信办、省司法厅主办,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普法办、省法学会协办,昆明信息港承办。本次活动得到五华区委网信办、共青团五华区委、护国街道办事处、景星街社区、北京市炜衡(昆明)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支持。(昆明信息港 记者甘凌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