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相关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95.8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别高于全国(5.3%)、全省(4.4%)0.2个和1.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三,在全省发展格局中“挑大梁”的作用愈发凸显。
今年以来,红河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地、生产经营有序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良好态势,任务目标实现“双过半”,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6.72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15.94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833.22亿元,同比增长6.9%,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消费、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表现亮眼,展现出红河州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良好势头。
红河州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积极推动水果、中药材等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随着冷链物流、电商销售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上半年,全州着力做好农业稳产保供,推动特色农产品较快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3.97亿元、同比增长2.8%。
通过积极布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红河州持续优化工业结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6月单月增速更是达到6.9%,工业生产正加速回暖。其中,高端制造业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13.7%,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13.0%,均大幅高于工业整体增速;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9%、电解铝产量增长29.1%、水泥产量增长11.4%,传统产业也在稳步升级;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3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绿色发电占比达49.7%。
以旧换新、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让消费市场稳步回暖。上半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58亿元、同比增长6.4%,乡村消费增速(7.5%)高于城镇(6.0%),农村消费潜力正在释放。同时,升级类消费增长明显,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1%、25.6%,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8.1%,体育娱乐用品、粮油食品、饮料等商品销售也保持较快增长。
随着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红河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工业投资增长20.8%、公共设施投资增长15.2%,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完成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52.8%、产业投资占比60.7%,反映出市场信心正在逐步恢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推动红河州服务业提质增效。1月至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60亿元、同比增长7.8%,新兴现代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达25.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1.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9.6%。
经济基本面的“稳进向好”,保证了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稳步增长。上半年,红河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7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3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4元、增长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核心CPI微涨0.2%,物价总体稳定,为居民消费提供了良好环境。(云报全媒体记者 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