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会泽对大海草山进行科学管护——草原绿了  群众富了
曲靖日报    08-03 16:03:15

会泽大海草山属乌蒙山系主峰段,海拔在3570米至4017米之间,是长江以南最大的连片山地草甸,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会泽县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了草原绿、群众富。

草原监测。

盛夏时节,大海草山的草种进入生长期。在国家草原固定监测点,会泽县林草局工作人员与当地护草员一起,利用“一乘一”样方进行草原生长期监测。

会泽县林草局草原站正高级工程师赵琼仙告诉记者,经过监测,草原的可食牧草达95%,今年雨水充沛,草种比去年提前半个月进入生长期。

2019年至2023年,会泽县共投入6728.95万元,完成大海草山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面积9.447万亩,实施退耕还草工程5000亩,建成草原监测固定样地5个。2024年,作为云南省10个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县之一,会泽县完成了39.3436万亩基本草原划定工作,为科学利用草原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大海草山。

同时,会泽县建立了长效机制,划拨专项资金聘请10名专职管护人员,负责草原的日常管护。管护人员不仅要制止乱搭乱建、乱挖乱垦等行为,还要对在禁牧区发现的放牧行为进行劝阻,以确保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大部分牧民不会到禁牧区放牧,只有极少数牧民不听劝阻。对于不听劝阻的牧民,我们会向上级草原站报告,申请执法人员到现场处理。”大海草山管护人员刘尧峰说。

通过推行草地资源差异化利用与修复,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建设草原围栏、进行人工种草及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大海草山保护成效明显,不仅遏制了草原退化,生态保护带来的红利也逐步显现。

赵琼仙说:“人工草地的产草量相较于天然草原的产草量,每亩多出100公斤到200公斤。大海乡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纷纷返乡发展绵羊养殖,绵羊数量由2019年初的1.68万只增加到2024年底的3万只。”

会泽县在实现草畜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划定保护区,对大海草山进行适度开发,发展旅游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得益于会泽县对大海草山进行保护开发后草地生产力提升,村民张桂珍家的羊从最初的1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只。因为紧邻大海草山景区,张桂珍又经营起了烧烤摊,在七八月份旅游旺季,她每天的收入有1000多元。

正忙着给游客烤羊肉串的张桂珍脸上挂满了笑容,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大海草山样样都好,草绿风景美,羊也吃得饱,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2024年,大海草山景区实现旅游收入652.6万元,今年1月至6月,大海草山景区旅游收入达95.78万元,真正实现了草原绿与村民富的双赢局面。(曲靖融媒特约记者 茅永坤  朱莉  陈耀邦  文/图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