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盘龙与宜良共筑文化交流平台助力马嘉寿泥塑研讨会圆满举办
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    08-04 14:54:14

2025年8月2日,马嘉寿泥塑研讨会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是盘龙区文联、宜良县文联多个协会、盘龙区文化馆、盘龙区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马嘉寿泥塑传习馆多方联动的成果,旨在汇聚各方力量,探讨云南泥塑艺术传承与发展,同时聚焦如何振兴乡村文化、推动马嘉寿泥塑传习馆更好落户阳宗镇等重要议题。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昆明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全程参与此次盛会的策划实施,深刻感受到各方对相关议题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的热情。

研讨会由盘龙区民协主席王华主持,他简要介绍盘龙区参会嘉宾后,明确本次会议不仅是为马嘉寿泥塑艺术传承发展凝聚共识,更希望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及传习馆落户阳宗探寻可行路径。

宜良作协名誉主席刘伟随后详细介绍了宜良参会的嘉宾和领导。这些嘉宾涵盖了宜良文化界、艺术界以及相关部门的代表,他们长期以来致力于宜良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推广,在各自领域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并获得了极高荣誉,此次参会也彰显了宜良对马嘉寿泥塑艺术及云南泥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等议题的重视。

昆明市民协副主席、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馆长王仲德的发言聚焦马嘉寿先生的艺术历程与传习馆建设。他指出,作为袁晓岑先生的弟子,马嘉寿先生不仅在水泥雕塑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在本土民族民间泥塑艺术方面也成就斐然。多年来,他深耕这两大领域,大力推动云南本土文化在雕塑艺术中的融入与发展,其艺术实践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理念相契合,为传习馆落户阳宗镇、助力当地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计报酬广招弟子,为文化的传播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主角,马嘉寿先生在发言中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规划和未来泥塑传习馆的培训计划。他表示,艺术创作将持续扎根云南本土文化,尤其会关注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让作品成为展现乡村风貌与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水泥雕塑还是本土民族民间泥塑,都将在这样的创作思路下不断探索。而传习馆的培训计划也将结合乡村实际,思考如何通过技艺传授带动乡村文化活力,他也会一如既往地广纳弟子,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同时,他表达了将传习馆落户阳宗镇的热切期望,希望能为当地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马嘉寿先生的想法贴合实际且富有责任感,获得了在场嘉宾的一致认可与高度赞扬。

随后,宜良县原文体局、科技局、档案局局长,四级调研员周汝燕,宜良作协主席朱力雄,宜良美协主席郭聪、副主席毕光能,盘龙区文化馆副馆长邱月,盘龙区非遗专家高云飞等嘉宾先后发言。他们分别结合自身领域和工作实际,围绕泥塑艺术的传承、发展、推广,以及如何以传习馆落户为契机振兴阳宗镇乡村文化等方面献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看法与建议。

自由交流阶段,嘉宾们围绕“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振兴乡村文化”“马嘉寿泥塑传习馆落户阳宗的具体路径” 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积极交流,就传习馆硬件建设、政策支持、与当地乡村文化融合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会议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为此次富有成效的研讨画上句号。昆明合虚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马嘉寿泥塑传习馆及其

他联动单位加强合作,积极推动会议共识落地,在助力传习馆落户阳宗镇、振兴乡村文化等方面贡献力量,共同推动云南泥塑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会议准备
宜良县作协名誉主席刘伟发言
昆明市民协副主席、合虚传习馆馆长王仲德发言
马嘉寿先生发言

宜良县原文体局、科技局、档案局局长,四级调研员周汝燕发言

盘龙区文化馆副馆长邱月发言
非遗专家高云飞发言

宜良作协主席朱力雄发言

宜良美协副主席毕光能发言
与会代表发言
宜良美协主席郭聪向会议赠送作品
会议圆满成功
部分与会代表合影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