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施改造、服务管理升级、文化氛围营造……近日,昆明市推出全省首个适老化服务市场,涵盖老年用品销售、健康管理、居家改造、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旨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品质生活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折射出城市公共服务从“普惠”向“精准”升级的治理智慧,体现银发经济升温下的城市温度。
昆明适老化市场的出现,绝非偶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共868.7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44.5万人,占16.64%;65岁以上人口100.2万人,占11.53%。“银发浪潮”之下,养老已经成为昆明百姓最为关心、数百万家庭最为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精准填补养老市场空白,体现了政策设计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题”的转变。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模式,或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昆明适老化服务市场除实惠与新鲜外,还引入“裁缝铺”“修鞋摊”“平价剪发”等贴近老年人生活的“刚需”业态,解决“修修补补”的实际需求,也为老手艺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设置“医院远程挂号”便民点,由专人协助老年人操作,让“小而美”的便民服务成为市场独特风景。这也恰恰证明,硬件设施的完善只是第一步,服务意识的“适老化”同样关键。在适老化服务工作中,我们还需在人员培训、服务流程上注入更多人文关怀。
据报道,昆明正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昆明适老化服务市场的探索启示我们:应对老龄化不能止于“市场开业”,而需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从社区适老化改造、老年友好型城市规划,到引导青年群体参与为老服务,多方协同才能托举“老年友好型社会”。当城市既能用智能科技破解“数字鸿沟”,又能以市井烟火气滋养精神需求,才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最生动的诠释。
昆明适老化服务市场的诞生,是一个温暖的开始。期待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春城的暖意,真正浸润每一位老人的生活。(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