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玉溪江川:星云白鱼重现星云湖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08-08 08:37:10

近日,星云湖曾濒临灭绝的特有土著鱼类星云白鱼在湖中频频现身,不少钓鱼爱好者在合规垂钓区域接连钓获这一珍稀鱼类。

垂钓爱好者在星云湖湿地休闲垂钓。8月2日摄.jpg

据记载,星云湖共有土著鱼类15种,其中,星云白鱼仅分布于星云湖,是星云湖特有鱼类。作为星云湖独有的珍稀物种,星云白鱼曾在星云湖的渔产量中占20%左右,因肉质细嫩、生态价值独特而备受关注。然而自20世纪末起,受水质恶化、过度捕捞、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因素影响,星云白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难觅踪迹。为守护这份生态遗产,江川自2004年起启动星云白鱼专项保护工程,一场跨越二十余年的生态保卫战就此打响。

人工繁育成功的星云白鱼。资料图。.JPG

“2005年有人在跳鱼沟发现星云白鱼踪迹,我便和聘请的老人一起蹲守了两个多月,终于捕到800多条母本。”2007年,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和团队攻克驯养繁殖技术难关,成功实现星云白鱼人工驯养繁殖,2009年又成功繁育出子二代鱼苗,实现全人工繁殖,并累计向星云湖放流星云白鱼33.6万尾,为物种延续播撒希望。

垂钓爱好者钓到的星云白鱼。8月3日摄。.jpg

星云白鱼对生存环境有着极高要求,每年4月至10月是产卵期,尤其端午节前后是产卵高峰期。喜欢到有山泉水的入湖河沟,逆流而上产卵繁殖,鱼卵附着在河中砾石或水生植物上。一年可分批多次产卵,其怀卵量每尾6000粒左右。

星云白鱼体型细长,鳞片细小。8月3日摄。.png

“天天在池塘与星云白鱼打交道,却差不多有20年没有在星云湖里见到过它们的踪迹了。”当亲眼见到从星云湖中钓起来的星云白鱼时,张四春难掩内心的激动。他感慨道,这不仅是20多年来土著鱼类保护工作初显成效的有力证明,更意味着星云湖的水域环境已能支撑星云白鱼正常生长。张四春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通过加大增殖放流力度,让这一珍稀土著鱼类在星云湖逐步恢复种群数量,重现昔日繁衍生息的盛况。

星云白鱼鱼卵。资料图。.JPG

江川区星云湖管理局副局长杨钰告诉记者,去年星云湖生态调控时,捕捞队就捕捞到近30公斤星云白鱼,近期正值产卵季,沿岸水域更容易见到其踪迹。为守护繁殖关键期,星云湖自8月1日起进入封湖禁渔期,江川区已规范垂钓管理、严打非法捕捞,为鱼类营造安全生长环境。

烈日炎炎却挡不住垂钓爱好者的热情。8月5日摄。.jpg

鱼类的复苏离不开清澈的湖水,更离不开江川对生态保护的执着坚守。多年来,江川区始终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理念,通过推进星云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一水两污”等项目有效控源截污;创新推广生态种养模式,科学划定禁养区与限养区,持续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常态化开展清河清漂行动,持续补植和修复湿地原生植物群落,精心构建“水下森林”不断提升湖泊自净能力。如今,星云湖水质持续保持Ⅴ类向好,为鱼类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良的水生态环境。

星云白鱼基地。资料图。.jpg

杨钰表示,下一步,江川区将严格落实《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完善生态调控机制,优化鱼类增殖放流、栖息地修复等保护措施,着力构建“水更清、鱼更多”的湖泊生态系统,让生态保护成果真正惠及群众与子孙后代。(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通讯员 李丹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