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湖畔,咖啡香与欢笑声交织成初秋最动人的乐章。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开幕首日,来自全球的咖啡车主、创意匠人与游客们共同演绎了一场“舌尖上的环球之旅”。在这里,一杯咖啡不仅是饮品,更成为连接世界与云南本土文化的奇妙纽带。
“米线配咖啡”:舌尖上的云南创意
“这是我们自创的‘团结乡特调’!”昆明团结乡“檀.coffee”主理人李女士笑着向游客推荐她的“米线+咖啡”套餐。“云南人早餐爱吃米线,下午喝咖啡,为什么不能合二为一?”李女士的创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一位上海游客惊叹:“咸鲜与醇苦的碰撞,居然毫无违和感!”
不远处,广州车主王先生的“汤力美式”也引起了咖友们的兴趣。他将冷萃咖啡与汤力水按黄金比例混合,杯口点缀香茅草。“滇池的夏天需要清爽,这款特调在广州卖爆了,没想到昆明人也爱!”王先生边说边将一杯泛着气泡的咖啡递给顾客,玻璃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从学徒到创业者:咖啡车上的梦想课堂
呈贡大学城咖啡店主小张则到各个摊主那里取经学习,“我就是特别来这里取经学习的!”小张兴奋地说道,“平时在大学城开店,接触的多是学生群体,口味相对固定。但这次咖啡节汇聚了全球的风味和创意,比如广州的汤力美式,还有云南本土的创新搭配,每一款都让我大开眼界。”
小张笑着说,这次咖啡节不仅让他学到了新技术,还结识了不少同行,甚至聊出了未来合作的可能。“咖啡行业变化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节奏。这次来滇池咖啡节,真的值了!”我就是特别来这里取经学习的。
甘肃“麋鹿咖啡”的老板正将大理牧场鲜奶倒入浓缩咖啡,来大理几年了,一直在做着咖啡生意,以前参加咖啡节都是摆摊,今年第一次开车来,感觉更自由了!他轻拍着改装过的咖啡车笑道。
当啤酒遇见咖啡:跨国界的狂欢
瑞士人王伟操着一口地道的昆明方言,热情地招呼着往来的游客。他的摊位前摆满了各式特色自酿啤酒,从社交IPA到云南玫瑰增味小麦啤,每一款都融入了云南本土元素,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品尝。
8年前,王伟从瑞士来到昆明,被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和多元文化深深吸引,索性留下来创业,在南强街巷创立了自己的精酿啤酒品牌“岔巴”。如今,他的啤酒不仅深受本地人喜爱,还成了不少游客体验“昆明味道”的新选择。
同样跨国组合的还有临沧品牌“爪福酱”。主理人徐稚妮正带着英国丈夫和混血儿子展示她独创的"边境风味"——凉米线、傣味鸡爪、木瓜水等。里面的特制调料每一口都嚼得出滇南的野性生机与族群共食的温度。
咖啡车长龙: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沿滇池绿道漫步,超百辆咖啡车形成绵延两公里的“世界风味长廊”。泰式冰咖的甜香与普洱手冲的醇厚在空气中交织,机车部落的轰鸣声与爵士乐舞台的旋律奇妙共振。来自大理的游客李先生说:“每个摊位都是一个故事,半天时间就像环游了世界。”
据悉,本届嘉年华首次实现东西岸全域联动,既有国际顶级咖啡赛事,也有“流浪未来”机械咖啡车等先锋艺术装置。正如相关负责人所言:“这些咖啡车不仅是商业载体,更是文化传播的毛细血管,让滇池真正成为开放包容的会客厅。”
夕阳西下,滇池水波染上金色,咖啡的香气仍在湖畔流淌。在这里,世界与云南、传统与创新、商业与情怀,都在一杯咖啡中达成了完美和解。(昆明信息港记者 李红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