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中国文化报    08-11 10:32:04

如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体育精神培养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体育文化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大学作为学生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系统性体育文化建设,将运动技能习得、健康行为养成与品德人格塑造深度融合,培养出综合素养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要求

高校体育文化素养培育不仅涵盖运动能力培养范畴,还包括以体质健康培育为基石,以体育品德塑造为关键内核,以体育价值认同养成为进阶升华的综合性、递进式体系架构,各维度相互关联、层层促进,共同助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体质健康与运动能力是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的基本维度,高校要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运动能力强化设计合理课程、提供科学训练,让大学生在保证每天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基础上,追求运动技能专业化和运动意识自主性培养。体育品德与行为规范则聚焦精神层面。体育竞赛中,可通过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强化团队协作、锤炼抗压能力,构建起生动的教育场景。比如,通过篮球、足球、接力赛、拔河、龙舟等团队项目,显著提升学生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而体育价值认同则指向文化自觉。高校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体育与民族精神、社会发展的深层关联。比如,北京体育大学通过“冠军大讲堂”和“女排精神”通识文化课程,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学生价值体系培养,深化了学生对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等体育精神的理解。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正确认识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要求与方向,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课程、营造优质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打造强有力的师资团队、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与设备,致力于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能力、体育品德与行为规范、价值认同与文化精神的协同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对立德树人目标的赋能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场景浸润与行为指导,已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其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价值引领的载体。体育精神很多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以优质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也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息息相关。比如,龙舟竞渡蕴含的“同舟共济”精神、太极拳追求的“和谐包容”理念,均为德育提供了生动素材。许多高校通过开设体育文化课程、举办特色体育竞赛等,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体育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了文化自信、坚定了理想信念。二是人格塑造的载体。高强度的训练与竞赛是锤炼意志的有效方式,许多高校运用团队心理辅导与运动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改善了具有抑郁倾向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增强了学生抗压能力,这表明体育文化的熏陶对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三是行为养成的载体。常态化体育活动有助于促进习惯养成,如通过“健康积分”机制鼓励学生晨跑打卡,学生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种持续性的日常实践是道德认知转化为行为自觉的重要途径。

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路径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筑牢育人主阵地。课程是体育文化培育的重要抓手,高校需要突破传统技能传授模式局限,协同推进体育教学的内容创新、模式升级和评价革新,筑牢立德树人背景下文化育人主阵地。内容创新层面,高校要构建“基础+特色+融合”的三维课程体系,在基础体育课程之外,与校外体育机构合作开发特色体育课程、建立实训基地,并引入数字技术,强化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渗透。模式升级方面,可尝试推行“体育+思政”的跨学科融合性教学,通过在实践课程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设置合作关卡、文化竞赛环节等方式,探索跨界融合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革新方面,要有效结合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注重将素养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比如,可通过鼓励学生参与“21天运动打卡计划”“家庭健身方案设计”等活动获得学分,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创新体育活动体系,拓展文化育人场景。高校要致力于构建“常规+赛事”的体育文化活动生态。其中,普及性、常规性体育活动要求全员参与,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维持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如推出趣味性课间操、举办健康生活节、组织周末体育赛事等;竞技性赛事旨在强化体育精神培育,可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和象征体育精神的文化符号元素融入其中,以新兴运动项目为载体,构建培育学生价值理念、文化意志的教育场景。文化浸润活动则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如通过举办体育摄影展、奥运精神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了解体育文化、感受体育精神、提升体育兴趣的渠道,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时代体育精神的认同感。比如,北京体育大学通过系列举措为该校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激励,让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既成为他们在训练场上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重要动力源泉,也化作在他们人生道路上涵养品格、砥砺心志的精神养分,为校园体育文化厚植了以体载德、以德润身的底蕴,让立德树人在动态推进中更具活力。

(作者王屹立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体育学院。本文系2024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社区老年人体育发展路径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40146)

编辑:王佳琪(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