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马来西亚和印尼记者重温南洋华侨机工抗战精神
昆明信息港    08-11 19:06:10

8月11日上午,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7名记者来到昆明市西山公园,参观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此次访问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深入了解南洋华侨机工英勇历史及其在中国抗战中的伟大贡献。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记者参观纪念碑。记者唐诺/摄

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坐落在昆明西山公园内,碑身高9米,碑座高3米,于1989年竖立,旨在纪念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3200多名华侨机工。这些机工响应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分九批回到中国,承担起滇缅公路上运输军需物重任,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纪念碑上刻有南洋地区数千名机工的名字,承载着他们的历史与传奇。这些机工被誉为“粉碎日军封锁战略的急先锋”,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来西亚《华侨日报》记者黄芊郡。记者唐诺/摄

在参观过程中,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尼的代表们深受南洋华侨机工历史与精神打动。马来西亚《华侨日报》记者黄芊郡表示:“第一次站在昆明西山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前,我感到震撼不已。中国政府和昆明市对纪念这些英雄的贡献投入了巨大心血,纪念碑和博物馆详细介绍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些勇敢机工的事迹。”她特别提到,纪念碑上刻有大量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名字,她感慨道:“我原以为大多数南洋机工来自马来西亚,但实际上,整个南洋地区人们都积极参与了抗战。看到这些名字,尤其是那些为国家作出巨大牺牲的机工,我感动不已。”

黄芊郡还分享了自己特别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些机工为了躲避敌人搜捕,男扮女装跨海支援抗战,这些事迹让我动容。我回国后,定会详细报道这段历史,让更多马来西亚人了解这些先辈为抗战所作的巨大贡献。”

马来西亚《沙巴诗华日报》副采访主任沈健云。记者唐诺/摄

马来西亚《沙巴诗华日报》副采访主任沈健云在参观后表示,南洋华侨机工虽然不是历史上知名的伟大人物,但他们的精神和牺牲值得每一代人铭记。他说:“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他们有崇高信念和责任感。他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支持抗战,虽然他们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他们贡献却无可估量。”沈健云还指出,南洋机工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纪念,也为现代社会带来深刻启示:“希望今天的年轻一代,特别是海外华人,能更加了解中华民族艰难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沈健云还特别提到,纪念碑不仅是历史的象征,更是精神的传承:“今天,我们能够享受和平生活,正是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尤其是海外年轻人,更应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认识到自由与尊严背后,是无数人的血与泪。”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记者参观博物馆。记者唐诺/摄

昆明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承办地,也给到访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黄芊郡回忆道:“2017年,我曾随领事馆来过昆明,这座城市对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沈健云则表示:“昆明四季如春,景色宜人,尤其是这里的花朵,让人感受到温馨和宁静。”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外界对南洋华侨机工抗战历史了解,也通过媒体报道唤起了更多人对这段历史的关注,让更多人铭记那些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辈们精神。(昆明信息港 记者洪俊杰 唐诺)

老挝语稿件:

ນັກຂ່າວມາເລເຊຍແລະອິນໂດເນເຊຍໄດ້ໄປຢ້ຽມຢາມອານຸສາວະລີນາຍຊ່າງຊາວຈີນໃນອາຊີຕາເວັນອອກສຽງໃຕ້ຕໍ່ຕ້ານຍີ່ປຸ່ນທີ່ຄຸນມິງ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