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供图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通讯员任传振 8月14日至15日,昆明市博物馆受邀赴腾冲参加由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主办的抗日航空纪念场馆联席会、滇西抗战中的空中支援研讨会。会议旨在整合资源、深化研究,进一步深化全国抗战纪念场馆协作交流,推动抗日空战史实研究,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会议由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赵兴志致辞,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娟主持。
参会人员合影。供图
会议围绕滇西抗战空中支援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聚焦“飞虎队”在滇西抗战、支援滇缅公路、保障国际援助通道等方面发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成山教授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体现了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世界人民的胜利,中国抗战不仅维护了自身独立,还通过国际援助(如苏联志愿航空队及装备物资支持、美国飞虎队、国际医生援华)与反法西斯力量协同作战,体现了全人类共同抗争的正义性。
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滇缅抗战史研究专家余戈教授,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林超民,滇缅抗战研究会副会长李根志,结合自己长期对抗战史学的调查研究,作了交流发言,抗日空战纪念地场馆代表及后人代表,也分别作交流发言。
抗战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国内相关抗日航空纪念场馆、纪念设施遗址管理单位代表,后裔代表等,总共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参会代表还受邀观看了“青山铸魂 浩气长存”腾冲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舞台情景剧,该剧由腾冲市委、市政府主办,腾冲市委统战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支持。情景剧通过艺术形式,再现了腾冲民众与远征军并肩作战、收复腾冲的感人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伟大精神,重温了滇西抗战历史,缅怀了英烈功绩。
“青山铸魂 浩气长存”腾冲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供图
舞台情景剧。供图
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滇西篇章”专题展览开展仪式上,腾冲市的群众、学生、医护、军警、志愿者等各界代表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低沉浑厚的警钟回荡在展馆上空,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各界代表缓步上前,将手中菊花轻轻摆放,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最后,全体人员向长眠于此的抗日英烈三鞠躬。
“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滇西篇章”专题展览开展仪式。供图
“一寸山河一寸血——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滇西篇章”专题展览以丰富的史料、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影像,全面展现了抗战时期滇西地区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画卷。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支援为战役胜利提供了关键保障。
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作为中华民族抗战记忆的重要载体,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了解中缅印战区历史的重要窗口。这座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圣地,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文资料和沉浸式的展陈设计,向世人完整呈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在纪念馆的航空抗战展区,飞虎队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这支由陈纳德将军率领的志愿航空队,驾驶着P-40战机,以血肉之躯守护西南领空。据美国陆军航空队档案记载,飞虎队在1941-1942年间累计确认击落日机299架(含可能击毁153架),在滇缅战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专题展览。供图
纪念馆还重点展示了中美航运队的壮举。这支由中美飞行员组成的运输队伍,不畏艰险地穿梭于驼峰航线。自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他们克服了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和日军战机的袭扰,先后投入1000余架运输机,运输物资70余万吨,运送中美往来人员3.3万人。先后损失飞机609架,牺牲中美飞行人员1500余名。沿着既定航线飞行,可以看到一串在冰川雪谷中绵延不绝的飞机残骸,这是中美航空人员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航标——“铝谷”,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悲壮的空中运输奇迹。
展览现场。供图
纪念馆通过多媒体技术,重现了当年的抗战场面,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诉说着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以及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牺牲。
展览现场。供图
此次会议为深化抗战史研究、促进馆际协作搭建了学术平台,加强了横向的馆际交流,推进了纵向的馆校学术研究,并力争策划推出更多抗战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力量作出积极贡献。
交流活动也加强了昆明与腾冲两地文博机构的合作,为推动抗战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昆明市博物馆方面表示,昆明作为抗战时期的战略枢纽,保存了大量珍贵航空抗战史料及机场遗址,未来,博物馆将加强与南京、腾冲、衢州等地场馆的合作,共同挖掘、研究和展示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