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跑楼小孩”叫停后 要为青少年社会实践找出新路径
昆明信息港    08-18 17:57:39

暑假期间小孩可以兼职打工吗?这个在不少家长和孩子脑中动过的念头,随着8月4日晚,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发出的一份《关于不要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活动的通知》,孩子代送外卖这条“赛道”正式被官方叫停了。

近日,华强北“跑楼小孩”现象在网上热转。这些正值暑期放假的孩子,从外卖员手中承接“最后垂直100米”的送餐任务,每单收费一两元。他们聚集在街边的外卖小哥身旁“接单”,迅速引发了社会关注。而官方的叫停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孩子流了汗,挣了钱,跟陌生人搭话、记楼层、算时间,都是实打实的社会历练,是一种不错的社会实践手段,不应该一刀切地叫停。但也有人认为其中隐患不少,有律师就表示,未成年人“跑楼”涉嫌“童工”问题。这波争论,一定程度上关乎家庭教育与公共场域的边界探讨,以及劳动教育到底要怎么搞才符合现实。

从目前劳动执法实践来说,劳动部门并没有将孩子跑腿之类的活动,当成“构成劳动关系的雇佣童工”处理。但“外卖跑楼”中产生的风险隐患和责任归属问题却是切实存在的。十来岁的孩子在车流里等单、在陌生楼宇里穿行,对潜藏的风险能有多少预判?真出了意外,责任算在谁身上?是派单的外卖员还是外卖平台,还是放任孩子进楼的物业公司?对于越来越强调“守土有责”的街道、社区、物业公司来说,“跑楼”配送,不只是一两元的生意,背后是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人身伤害风险难以合理分摊的现实。一旦本来就弱势的外卖小哥与更弱势的“跑腿小孩哥”之间产生纠纷,必然是现行司法、社会管理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此,当地在及时叫停这一危险行为的同时,提供免费的全托班、兴趣班等,街道及社区图书馆还同步延长开放时间,为孩子们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这些举措虽好,但假期里再把孩子送到一个上课的地方,是否是孩子们所期望的,值得一众大人们思考。另外,劳动教育本就重在实践,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会责任与担当,在服务他人中收获成长与快乐,打造既保障安全又具有有社会意义、还能充分激发兴趣的实践活动是整个社会需要考虑的。提升城市对青少年成长的友好度,本就是做好基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街道、社区等部门应“沉下身子”,因地因区制宜,探索开展一系列量体裁衣、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保障安全、确保合法的前提下,企业也可以设计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的实践岗位,体现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在叫停“小孩跑楼”后,社会各方协力创造出一条真正适合孩子参与、家长放心参与、孩子热衷参与的社会实践新路径,让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得到锻炼和成长。(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