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管县用”机制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惠及基层群众
云南网    08-18 22:59:26

8月17日,记者从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我省创新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省管县用”(省管编制、县用人才)帮扶机制,自2022年以来,已选派48家省级、州(市)级三级医院的2400名医疗骨干,下沉支援172家县级医院及1家乡镇卫生院。这些骨干累计接诊420万人次,开展手术21万例,会诊疑难病例11万余人次,让群众在本地就能挂上“专家号”,有效缓解大医院压力,也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压实责任链 保障机制落地

  据介绍,云南在省级层面出台《关于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省管县用”对口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全面推进。建立省、市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实施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双考核”制度(年度+三年期满),结果与奖惩挂钩。受援县将其视为重要民生工程,为下沉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在激励保障方面,省委编办统筹500名专项事业编制或人员总量,确保支援医院派出骨干后正常运转,避免“因输血导致贫血”。省级财政按每人每年4万元标准补助支援医院。对考核合格的帮扶队员,在晋升、申报人才计划时适当放宽条件;表现优秀的编外队员,可考察招聘为受援医院编制内人员,让人才有盼头、有劲头。

  精准下沉 推动深度融合

  云南聚焦脱贫县、边境民族县等统筹48家三级医院结对帮扶172家县级医院和1家卫生院,实现16个州(市)全覆盖。结对双方联合确定目标,签订3年帮扶协议,选派的帮扶团队中,队长具备管理经验和任职资格,队员超75%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

  为深度融入管理,云南推动帮扶团队全面参与受援医院建设。8名帮扶队长任受援医院院长,108名任常务副院长或业务副院长,99名队员任科室主任。在帮扶下,129家县医院中128家达国家基本标准、97家达推荐标准;104家县级中医医院中92家达基本标准、39家达推荐标准,基层医院管理更规范。

  依托支援医院资源完善临床科室,县医院科室平均设置率达96.9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4个百分点;打造“1+N”学科群模式,支持受援医院建成特色专科4000余个(含中医特色专科296个),建设县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113个;加快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成率达98.4%,新生儿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

  提升服务 惠民利民见实效

  此外,云南还建立了帮扶医疗队资源区域共享机制,统筹173支帮扶队按需支援周边地区。截至2025年7月,帮扶队在周边地区开展专家门诊1.06万次、业务指导1637次、手术指导1508台次、巡诊义诊5万余人次。

  在培养本土人才方面,云南推动“沉下去”带教与“请上来”进修结合。在受援医院建立专家工作站407个,开展学术讲座3.2万余场,培训医务人员46.5万人次。推行“师带徒”模式,每位队员带教1-3名本地年轻医师,已培养基层医师2300余名。累计选派3129人次受援医院人员到支援医院进修,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与此同时,帮扶队开展手术21万例,会诊疑难病例11万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19万项,显著提升县域救治能力。例如,寻甸县成功实施首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挽救患者;镇沅县患者在县医院由省级专家成功手术,费用节省近50%。

  下一步,云南将深化医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做好“省管县用”帮扶工作,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强基层队伍,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云南网 记者彭锡)

编辑:周姝雅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