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班成员体验丰富的民族特色活动。云南日报记者高吴双/摄
研讨班成员在云南民族村参观考察。云南日报记者高吴双/摄
研讨班成员在宝丰湿地公园参观考察湿地保护成果。云南日报记者高吴双/摄
在国家总体外交的大局中,地方人大对外交往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贯彻党中央对外工作方针政策,按照省委外事工作部署,立足人大职能定位,通过专题研讨、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化与周边多个国家议会多层次、多渠道交流合作,不断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成就,全方位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云南实践,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中作出地方人大贡献。
加强交流架设友谊桥梁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立法机构交流已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纽带。
今年7月28日至8月5日,第二次东盟国家议员研讨班在华举办,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五国议会的23位议员及高级别官员参加。
在云南参访期间,研讨班成员到云南民族村感受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斗南鲜花交易市场感受绿色产业发展的脉动,到宝丰湿地目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云南实践,在西山区百草村考察乡村振兴的云南样板。大家一路参观、一路交流,凝聚共识、共叙友情。
柬埔寨国会议员森·纳克说:“立法机构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政策协调,凝聚共识、增强政治互信,推动相关领域的合作。”此次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中老铁路发挥的黄金效应和云南“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扶贫理念,认为中国的减贫经验值得柬埔寨借鉴。他表示,希望在经贸、农业领域深化与云南的合作,并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在8月5日上午召开的研讨班结业式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军号率省人大相关部门与研讨班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云南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以及推动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建设情况,并表示愿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议会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与会各国议员代表对云南在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肯定,纷纷表达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的热切意愿。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在接待各国议会团体来滇访问时,注重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等亮点,并发出合作邀约。
2023年7月,参加全国人大第五次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班的、来自9个国家议会的29人代表团来滇考察,当看到晋宁区的花农依靠“美丽经济”致富,晋宁核桃园村村民靠着种植药材、菌类等收入增长迅猛,议员们纷纷感慨:“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看到滇池边曾经的小渔村变身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宝丰湿地展现生态之美后,议员们对中国的生态环保实践及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洪都拉斯议员说:“在中国,我们看到发展并不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两者可以同步推进、共同实现,中国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云南等地保护生态的政策举措中学到了不少经验。”
立法互鉴诠释制度优势
在对外交往中,省人大常委会注重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站等基层站点,通过生动案例全面介绍立法、监督和代表工作,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云南实践,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增强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宗国英率队会见泰国国会下议院预算研究制定与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素拉切·巴温翁乌一行,双方就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开展深入交流,并围绕促进滇泰经贸合作、互联互通等交换意见。
2024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配合全国人大接待了韩国国会事务处代表团,专程安排其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参观考察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就如何发挥好立法机构作用推动解决普遍面临的低生育率等突出社会问题进行积极交流和借鉴。韩国国会事务处立法次长陈善喜表示,通过此访增进了对中国地方立法有益经验与做法的了解,云南省在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方面立法成果显著,愿以此访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
2023年7月,全国人大第五次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班访滇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树芬率领省人大民族委、农业农村委、外侨委、环资委等部门负责人与代表团各国议员座谈,介绍了我省人大充分发挥人大立法、监督工作职能,在助力民族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还接待了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代表团,专题介绍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选举工作流程,双方就选举问题开展了友好交流;与应邀来访的孟加拉国政党和议员代表团、斯里兰卡议长马欣达·亚帕·阿贝瓦德纳一行等开展交流座谈,进一步推动我省人大同外国立法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实地考察和面对面交流,国际社会对中国民主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机制创新促进务实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多层次、机制化的交流平台,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云南,进而将友好交往转化为务实合作。
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分别与越南老街、河江、莱州、奠边四省人民议会,老挝丰沙里、南塔、乌多姆赛、琅勃拉邦四省人民议会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持续加强线上线下交流合作,并分别邀请越南莱州省人民议会副主席朱黎征、越南河江省人民议会常务副主席众氏坚、老挝国会常委会委员苏班·沙瓦布等率代表团访滇,赴多地参访。
2023年越南国会代表团访滇期间,出席中国(云南)—越南贸易投资政策与机遇对话会,中越企业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代表团还参观了昆明市胡志明旧居,对云南省给予旧居的精心修缮维护表达了感激之情,对旧居见证和延续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2023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李小三率云南省友好代表团出访文莱、东帝汶和马尔代夫三国。出访结束后,代表团共同梳理形成了云南与三国促进立法机构间交流、加强高层互访、便利人员往来、推动务实合作、加强教育合作等17项任务清单。省人大外侨委召集了由省外办、省教育厅、省农科院、云南大学等9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高校负责人参加的出访成果落实工作会议,持续抓好出访成果落实。
在立法、监督方面,省人大常委会将修订我省边境管理条例、制定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和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列入立法规划。对省政府和8个边境州市实施陆地国界法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我省民间外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就促进我省与陆地邻国睦邻友好和交流合作等提出意见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修订并下发了《关于加强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意见》。省人大外侨委与省外办、省侨办、省台办、省口岸办等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为对外交往交流奠定良好基础。
以法为媒、以心换心。从立法互鉴到凝聚共识,从民意汇聚到务实合作,这些跨越山海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让世界看见云南的生态之美、发展之兴、民主之实,更助力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人大贡献。新形势下,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做细做深做实对外交往,与国际友好地区议会保持良性互动,促进互信关系不断深化,合作基础稳步加强,谱写地方人大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新篇章。(云南日报 记者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