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壮美的西藏自治区,念青唐古拉山脉正经历着华丽蜕变。这里不但拥有萨普雪山、三色湖等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如今又成为环境保护和社区繁荣的重要载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交通更加便利,念青唐古拉山的自然奇观不再遥不可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正为当地经济注入全新活力。
美国旅游行业期刊《旅游与旅行世界》(Travel And Tour World)网站在近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互联互通的提升对旅游业的催化作用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印证。2024年9月底,夏贡拉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车,“进藏第一险”天堑变通途,也让被称为“川藏中线”的G349国道实现全面贯通。这更加方便了游客的到来。
《旅游与旅行世界》网站文章截图
2024年,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的西藏边坝县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预计今年将突破50万。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山谷湖泊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骑马穿越广阔的草原,在清澈的山间观赏浩瀚的星空,还能欣赏到令人着迷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布阿谐”舞蹈表演。
文章表示,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提振了地区经济,更激活了社区生命力。在波光粼粼的三色湖,湖畔商业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而愈发繁荣。游客的到来给经营小本生意的当地人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民宿让游人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为当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就业的增长。民宿、餐馆、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了,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这种繁荣新景象令当地人感到自豪又充满力量。
对于未来的发展,当地也有清晰明确的规划:在充分发掘地区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持续升级生态旅游体系。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当地正在构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机制,守护自然美景的同时支持当地企业和文化活动。
边坝县文旅部门表示,要在彰显文化特色与守护生态底线间寻求平衡,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这样的政策将继续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长期利益。
文章写道,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脉地区的成功实践,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提供了范本。这种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既不损害环境和文化资源,又能从旅游业中获益,正为全球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编译及视频: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