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黑皮冬瓜长得多好啊!你看这颜色黝黑发亮、个头敦实饱满,等收了准能卖个好价钱!”八月的清晨,微风拂过阿岗镇的冬瓜田,翠绿的瓜叶翻起层层碧浪,种植户李家柱站在地埂边,手抚着半人高的黑皮冬瓜,脸上洋溢着笑容,眼中充满希望。
眼下,阿岗镇法郎村的冬瓜种植基地迎来成熟关键期。整齐排列的竹架间,藤蔓葱郁舒展,一个个饱满壮硕的黑皮冬瓜垂挂其间,泛着油润光泽,长势十分喜人。据基地负责人李家柱介绍,该基地采用先进的吊蔓栽培技术,将冬瓜“吊”着生长,既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和积水风险,又保证了通风与光照均匀,从而种出品相好、个头大、品质优的冬瓜。目前,基地里的冬瓜平均长度已达60厘米,最大单瓜重量超过30斤。
望着田里累累硕果,李家柱信心满满:“今年承包种植了六十多亩黑皮冬瓜,目前长势很好,预计一个月后就能上市,主要销往广东、广西等地。” 规模化种植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通过土地流转让周边群众获得稳定租金,不少村民更能在基地打工,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
“以前自己种地收入不高,现在把土地租出去,每年有租金,我再来基地干活,还能多挣一份工钱,特别划算!”村民刘怀坤正在乐呵呵地算着这笔“双份收入账”。
冬瓜基地不仅为村民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还提供了多种灵活就业岗位。从整地、定植到搭架、施肥,再到整蔓、采摘、搬运,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工人。在用工高峰期,基地每日可吸纳30余名劳动力,这片茂盛的瓜田已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盆”。据了解,法郎村冬瓜种植面积60余亩,预计总产量达84万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近年来,阿岗镇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转型,通过引导土地流转、引进种植能手,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使原本零散的土地焕发新生。下一步,阿岗镇将继续以冬瓜产业为抓手,通过“能人示范、党建引领、农户参与”的联动机制,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让一个个沉甸甸的黑皮冬瓜,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