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速写)李平凡绘
庄稼芬芳,成为土地上最美的姿态。醉心庄稼和热爱土地,成为铭刻在一辈辈陡沟人灵魂深处的基因,在土地上张扬激情的源泉。
即使一块巴掌地,也让庄稼丰茂的盛景照亮眼睛,激荡滚烫了心。
巴掌地位于河南南阳卧龙区,因冈陵簇拥,中间有几条突兀,其形如掌而名,也谓面积狭小,巴掌大而已。巴掌地在陡沟,铺陈在我的居所前,具体在杨湾庄北,陡沟桥南,县道从西隔断,南端山岗拱卫。在岗的庇护下,巴掌地显得坦然舒适,自成格局。岗外,是几个村庄,或偎岗,或依山,或滨河,或邻湖,三三两两,成为藤上的瓜,随意散落大地之上。外围岗间,谷底,河畔,有松林数片,面积不大,韵致斐然,使岗尤显阔朗明睐,谷地增添宏深安谧。
太阳隐去,仍然保留着热浪,一波波吹向平原丘陵,拂向岗上坡下的村庄。“天气不热,五谷不结”,陡沟人理解并欢迎着热。我亦如此,迎着傍晚的余热出庄,走向巴掌地。
泗水汩汩把话说给巴掌地听,繁茂的庄稼听得心醉,禁不住舞之蹈之,这是它们间的默契。一群白鹭在河滩缓流处啄食,洗羽,交偶,浅唱,又盘旋到巴掌地里憩息,吃虫,私语,再飞回河湾,把庄稼的心里话转述流水。巴掌地亦有“手把青秧插满天,低头便见水中天”的情景,绿油油下是白亮亮。听取蛙声一片,这此起彼伏回响沟谷的蛙声,明示这是一方水田。蝉噪林逾静,同样,蛙声唱安宁。静谧安宁是大环境,却处处存在灵动,有水在无语流动,有小鱼小虾悠悠往来,田螺蹒跚用壳在软泥犁出痕迹,泥鳅和黄鳝从洞里钻出透气觅食,蚂蚱夏蜢等活跃枝叶间,青蛙跳来跳过吐舌捕捉,萤火虫提灯跳舞,未照见骇人的游蛇出没。庄稼很是生动,努力吸收成果,整齐茁壮,葱茏而蓬勃。夜幕不由分说落下,掩盖了远方的丛山,流露的一点夕光,显出的境界深幽,舒适,辽远。
陡沟的水田挺多,但巴掌地“风水”尤好,甚至我视为神奇。背河朝阳,坦然岗下,这是块轮播田,可为旱地,或成水田。依附并不高的丘陵,地块长宽仅三四百米,两三百亩吧,有两道谷峪,深岰处岩石棱磳,有罅隙几道,于麻骨石壤中,无声渗出点滴,滑落松根艾蒿枯枝落叶掩映的石窠,久旱不涸,汇流下方,聚一塘小小的澄碧,满了,从狭窄豁口流出,滋润坡下的巴掌地。人们把水改流,地晒干晾好,可种小麦,与春风一起打理,在喜悦中抽穗,成一地麦浪。或点播大豆、豌豆、玉米等,夹枪带棒在秆腰间,咧嘴笑时,蹦出圆滚滚的硕果,使一棒棒的丰收直搠晴空。麦收或玉米砍秆后犁地整茬,撒上农家肥,水流入泡酥,就可以插秧种稻,收获一田金黄。如此轮番种植,可恢复地力,增加产量和收入。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庄稼人爱田地,甚至敬畏土地。不知哪辈先人至此,不辞辛苦披荆斩棘,胼手胝足,筚路蓝缕,开荒营造了这一块块田,得以糊口,炊烟扩散,形成了刁沟、杨湾等聚落。当龙王沟水库淹没了大块肥沃田土后,巴掌地尤显珍贵。春秋轮番,他们在此种播五谷,最后老了仍舍不得占用这方平坦,把归宿的“老屋”建在岗上。生命归去的最后,仍守护这一方田。巴掌地生长沧桑也见证发展,哺育生命也被悉心呵护。
巴掌地物产丰茂,犹如苏东坡《后杞菊赋》说,“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郦县即今河南南阳的内乡、西峡一带。后用“南阳之寿”喻长寿。巴掌地生长粮食,糊口民生,沟畔坡沿、田埂阡陌处,野菊花团团簇簇,花盛其中,遍布柴胡、紫地丁、艾草、蒲公英、茵陈、夏枯草、金银花等草药,是以陡沟长寿者众。寿星之冠,杨老先生今年已经106岁了。
生活平静繁忙。县道旁,有杨湾高五哥的电焊维修店,经营农具农机修理、电器焊接等项目。高五哥曾经出外打工,觉得不适应,又回来守着这方土地,开了这爿小店。一番拆卸探查,焊接更换后,看着趴窝的农机,经己手医治重新驰骋田野,心里着实美气。游子心如风筝线,被家乡紧攥着,有松有紧,松紧适度,总是不放手。老胡家孙子,在外打拼多年,初获成功,归雁思乡心切,毅然回到村里,建起厂房,利用本地丰沛的艾草资源,艾含绒量大,挥发油、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质,主打中医药加工、艾制品生产,艾条、艾柱、艾贴、足浴等系列百余种产品畅销全国,年产值数千万元,吸引百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有了不菲收入,小胡畅述了乡情,盈实了满足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陡沟人弘扬着担当和荣耀。
我向刁沟走去。因为巴掌地土肥水足,村民们在自家附近,方便浇灌管理处,见缝插针,种上豆角、南瓜、茄子、倭瓜、青椒、菠菜、芹菜、小葱、荠菜、莴笋、大蒜等蔬菜,主食青菜相得益彰。
巴掌田地,丰腴人生。一块块巴掌地,养育生活着各地域的一代代人,中华河山间的巴掌地,是我们族人生生不息的平台根基,隐藏中华文脉弦歌不辍的精神密码,共同编织造就东方大陆的灿烂文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鲁钊(2025年08月25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