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以零碳园区建设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昆明信息港    08-26 20:17:22

在“双碳”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当下,如何将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成为各地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关键课题。云南省以前瞻视野率先破题,在零碳园区建设领域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之路,不仅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更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作为较早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的省份,云南省在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研究制定《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为零碳园区建设划定清晰路径。由省级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昆明市,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云南安宁产业园区)、昆明高新区以及云南宜良产业园区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零碳园区。这些零碳园区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导向,在加速绿色产业聚集、零碳能源供给、碳足迹管理等维度持续发力,推动园区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能源结构的革新是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支撑,分布式光伏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都在打破传统能源依赖的桎梏,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这种能源体系的重构,不仅降低了园区整体碳排放强度,更通过绿电生产、存储与高效利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且可持续的动力,让绿色能源从“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

产业协同创新是零碳园区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抓手。如,安宁高新区积极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依托园区富产的原料供给,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副产品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大幅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寻甸产业园引导企业向绿色产业方向延伸产业链,云南中发能源褐煤提质项目依托历时6年研发的原创技术,将高水分、低热值的褐煤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破解资源低效利用的困局,为云南燃料煤保供开辟新路径。这种产业布局的优化,既巩固了地方产业优势,又为零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产业基础,形成“绿色产业集聚—碳减排成效提升—经济收益增长”的良性循环。

制度建设和平台搭建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从省级层面的政策引导,到园区零碳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再到昆明碳中和中心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揭牌,“双碳”工作得到有序推进。昆明碳中和中心作为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平台,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起覆盖政府、企业、个人的碳资产管理体系,不仅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的碳服务支持,还搭建起跨区域合作桥梁,助力绿色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这种制度与平台的创新,让零碳园区建设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推进”,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长效机制。

零碳园区是云南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缩影和样板。实践证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驱动,就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随着零碳园区建设的不断深化,未来必将有更多绿色技术落地应用、更多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刘璐璐)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