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盘龙区司家营社区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精心打造了一条以闻一多公园和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为核心的研学环线,通过融合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非遗传习,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文化探索之旅。
历史现场+文博力量,儿童视角激活文化传承
闻一多公园作为研学起点,不仅环境宜人,更设有符合儿童身高的科普标识和互动设施,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与精神。陈列馆内多媒体互动和故事化展陈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枯燥,而“小小讲解员”培训则通过实践启蒙,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对历史文化的认知。
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进一步深化了研学体验。在闻一多朱自清旧居,孩子们通过情景再现活动,身着民国服饰模拟先辈治学场景,切身感受大师们在艰苦岁月中对学术的执着与对国家的热爱。国立艺专记忆馆则通过影音资料和艺术作品,讲述抗战时期艺术家以创作救国的故事,激发孩子的艺术兴趣与家国情怀。
非遗体验:手作实践中的文化启蒙
研学环线特别注重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瓦猫博物馆依托传统建筑,集展览、教育、体验于一体,孩子们可亲手参与瓦猫制作,在揉泥、塑形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匠心魅力。玩具博物馆则通过展示不同年代的玩具,引导孩子体验踢毽子、跳皮筋等传统游戏,并学习制作竹蜻蜓、拨浪鼓等玩具,在玩乐中理解时代变迁与文化传承。
多方协同共建儿童友好生态
该研学环线的成功实践得益于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社会力量的专业参与以及家庭的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机构和志愿者团队为活动提供课程开发与指导,确保研学内容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家庭在陪伴中进一步强化亲子互动与文化共鸣,共同构筑起儿童友好的社区生态。
司家营社区通过这条研学环线,不仅为儿童搭建了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平台,更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创新范例。未来,社区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让更多孩子在历史与非遗的浸润中茁壮成长。(盘龙区司家营社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