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片区协作工作机制,我们集中力量开展走访谈话、调查取证等工作,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日前,在谈到前段时间办结的某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挪用村集体资金问题时,晋宁区宝峰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这样说。
此前,宝峰街道纪工委在办理该问题线索时,受地域人情干扰、办案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工作进展缓慢,随即向晋宁区纪委监委申请片区协作。通过统筹办案人员力量合力攻坚,相关问题被查实,该党支部书记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
为着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提升监督质效,今年以来,晋宁区纪委监委按照“就近整合、便于协作”工作原则,优化整合“室组地”人员力量,组建“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的联动协作模式,将8个纪检监察室、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8个乡镇(街道)的人员力量划分为3个紧密协作的片区。由晋宁区纪委监委相关班子成员担任片区长,全方位统筹、高效率推进各片区的联动监督、联合办案等关键任务。
“我们在走访时发现六街镇干海村下营大塘子坝塘因蓄水不足影响灌溉的问题,立即通过主动约谈等方式压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推动解决改善周边700亩蔬菜种植条件,实现400亩盛姆春桃产量翻番。”第三协作片区长介绍,在深化运用片区协作机制的同时,晋宁区纪委监委积极调动村级监督员和网格员“两支力量”,及时收集群众的各类意见建议、问题线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监督在一线发力。
此外,晋宁区纪委监委坚持以学促干,针对协作单元业务骨干和新进人员、新入职干部实施“精准施教”,持续开展纪检监察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各协作单元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开展以案代训、组织支部活动及开设“周五小课堂”等形式,同步推进业务培训与党员教育,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本领,形成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片区协作机制不仅整合了监督力量,更提升了监督质效。”晋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运用片区协作工作方法,优化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制,不断释放监督叠加效应,实现监督执纪、审查调查等各项工作智慧联动,不断提升基层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昆明日报 记者徐剑 通讯员李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