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评定结果,李家山古墓群考古遗址公园上榜,标志着总投资 13.75 亿元的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一消息振奋人心,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为我们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李家山古墓群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年代从战国后期延续至东汉,见证了云南青铜文化兴起、繁盛至消亡的全过程,全方位反映了古滇国社会生活的面貌,既是云南多民族多元文化早期格局的真实写照,又是中华文化从多元到一体形成过程的重要例证,对于研究探索西南边疆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里出土的近 4000 件(套)青铜器,如闻名遐迩的牛虎铜案,造型精巧、科学和艺术水平极高,土著文化特色突出,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
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坚持了保护第一的原则。公园计划分 3 期建设,一期将投资 1.5 亿元建设考古标本库房、考古实验室和考古科研用房,并对 4 个墓坑实施保护工程,整治核心区环境。对于已发掘的部分墓葬及遗址,将通过保护性回填的方式进行保护,之后利用现代材料,在墓坑遗址原址之上,模拟考古发掘现场面貌进行展示。这种对遗址本体的精心保护,是确保文化遗产得以长久留存的基础,只有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利用它们。
在保护的基础上,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公园确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古滇文化与墓葬制度”“青铜艺术与技艺”“对外文化交流” 四大展示主题,并形成了 “核心圈层-展示墓葬遗址本体、拓展圈层-体验青铜文化与古滇魅力、环境圈层-体验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展示结构。通过室内展陈、微缩模型、数字化模型等方式综合全面展示文物信息,还将开展非遗体验、考古体验、特色餐饮、科普教学等活动,让游客更有参与感,寓教于乐。这种多元化的展示和体验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李家山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还将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江川区将以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纽带,深度融合当地农业资源与文旅业态,构建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农耕研学于一体的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多元共赢目标。这不仅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还能够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充分发挥了文化遗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让更更多人领略到古滇文化的魅力,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为我们保护和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同时,还会让我们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创新保护和传承的方式方法,让更多的文化遗产能够“活起来”。(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