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8月28日上午,云南民航发展史馆开馆仪式在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举行。史馆通过珍贵图片、实物展品、影像资料等,全景展现云南民航从1922年巫家坝机场兴建至今的百余年征程。
开馆仪式
开馆仪式以“百年蓝天路,薪火启新程”为主题,聚焦历史传承与见证。活动中,离退休老同志及相关单位代表发言,主办方为捐赠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及纪念奖章,还现场接收了民族画册捐赠。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退休老同志代表向云南民航发展史馆志愿讲解员队伍颁发聘书,这一环节寓意着云南民航事业薪火相传。
开馆仪式
1922年巫家坝机场兴建,云南航空学校成立,开启云南民航历史。1942年,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后,中美联合开辟的“驼峰航线”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空中生命线;巫家坝机场作为“驼峰航线”的终点站,承担了大量战略物资的接收与分发工作。
展品:昆明巫家坝机场滑行道(截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民航迎来跨越式发展。2012年6月28日,使用了90年的巫家坝机场完成历史使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实现云南民航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体搬迁。2023年,云南民航迈出国门,实现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受托运营。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开馆
走进史馆,抗战时期飞虎队空战胶片、泛黄的运行日志、斑驳的飞机维修工具等300余件精选历史实物资料,记录了云南民航的艰苦创业史、爱国奉献史与改革发展史,深刻彰显其“百年争先”的精神特质,诉说着一代代云南民航人的奋斗历程。
1936年“昆明号”飞机降落在丽江玉龙雪山上的复原场景
“这座史馆让更多人了解云南民航的厚重历史,知道云南为国家作出的牺牲与贡献。”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原副馆长、国家民族画院原院长赵琦观展时频频驻足于历史照片前。他感慨,云南虽地处中国边陲,却在中国工业文明进程中屡开先河——拥有中国第一个水电站、中国最早机场之一等,抗战时期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大后方作用。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展出的部分展品
“集团走访云南全省19个机场,共收集历史实物资料2100余件,首批精选300余件在该史馆展出。”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家云全面梳理了云南民航百年辉煌历程,对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并向长期支持云南民航事业的社会各界、驻场单位及历代建设者致以敬意。他表示,集团将以史明志、以史聚力:以人文理念为导向,融合行业历史与云南地域文化,推动航空服务从功能性满足向体验感升级;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建立区域性航空合作体,助力云南民航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发扬“百年争先”的云南民航精神特质,锻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本领高强、工作作风优良的民航铁军;传承民航精神,奋力实现民航强省,做强做优做大云南航空产业,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民航力量。
赵家云介绍,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将以史馆为依托,全力打造民航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与航空文化交流平台,未来还将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设机场博物馆,进一步丰富云南民航历史收藏与展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