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以科技为“笔”  昆明鲜花绽放“智慧生长”新活力
昆明信息港    08-29 14:30:11

8月28日,2025“昆明云上花旅季”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暨晋宁玫瑰文化节在晋宁村播小院启动。这场以“晋宁玫瑰文化节之旅”为主题的盛会,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全方位呈现昆明“世界春城花都”的独特魅力。同时,活动背后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智能技术助力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各方携手共进的真实写照。昆明,正以此为契机,在鲜花经济的新篇章中书写着“智慧生长”的动人故事。

多元融合,开启花卉产业新征程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多个特色环节精彩纷呈。大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鲜花皂,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看着一块块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鲜花皂在自己手中诞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线上,H5花旅地图互动,大家通过线上打卡的方式,参与话题互动,分享自己的花旅体验;线上,主播们则化身“花卉使者”深入花卉种植基地,从土壤选择、施肥技巧到病虫害防治,了解每一朵玫瑰花背后的精心呵护,为大家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

据介绍,晋宁村播小院作为此次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青年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整合了晋宁区14个商会、互联网企业及非遗文创资源,通过“运营公司 + 村委会 + 合作社 + 村民”的合作模式,持续推广“晋宁好物”。自成立以来,村播小院积极开展各类电商培训活动,邀请电商专家为村民授课,从直播技巧、店铺运营到客户服务,进行全方位地培训,培养了一批本地电商人才。这些电商人才不仅为晋宁花卉产业的线上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持,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成为统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的生动范例。

科技赋能,花卉产业绽放智慧之花

在晋宁,现代花卉产业园正以科技为“笔”,绘制出一幅幅“智慧花开”的新图景。作为昆明花卉产业的重要基地,晋宁区通过建设绿色栽培示范基地、引入多元资本和技术赋能,推动了花卉产业的智慧化转型。

走进晋宁区400亩绿色高效花卉生产示范项目园,高标准设施水肥循环利用一体化技术映入眼帘。这一技术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肥水的高效利用,节水率达60%以上、节肥率达50%以上,有效解决了滇池保护治理与沿湖农业生产发展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同时,土地利用率从65%提高到80%,鲜切花亩均产量从传统大棚的5万-6万枝增至10万-15万枝,A、B级花的比例达70%左右,产值大幅提升。

此外,园区还采用了智能化数字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指导生产,实现了花卉种植的精准管理。这些基地通过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花卉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多元模式,共绘产业共赢新篇章

晋宁区在推动花卉产业智慧化转型的过程中,还积极探索多元主体联动的新模式。通过“1+N+X+Z”模式,即两个村成立村集体公司作为建设运营主体,组织多个主体进驻项目进行种植,让群众广泛参与,并聘请全国劳模张良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实现了花卉产业的共赢发展。

同时,园区还建立了“721”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模式,项目收益的70%用于农户分红、20%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10%作为技术和销售服务费。这一模式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得租金、就近务工得薪金、年终分红得股金,实现了增收致富。

2025“昆明云上花旅季”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暨晋宁玫瑰文化节之旅的启动,不仅是一场花卉文化的盛宴,更是昆明花卉产业科技赋能、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晋宁区400亩绿色高效花卉生产示范项目以科技为“笔”,描绘出一幅“智慧花开”的美丽画卷,为云南打造“世界花都”增添了强大的科技动力。未来,昆明将继续深化科技与花卉产业的融合,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美丽产业”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产业”。(昆明信息港 记者龙泉积)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