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又是一年七夕至,这个被誉为中国情人节的浪漫日子,已成为许多新人牵手一生、缔结良缘的首选佳期。七夕当天,昆明主城四区的新人们怀着殷切期待,早早出门前去登记领证,他们中有相识多年的恋人,有结束北漂回昆的工作者。今天起,他们将组建新的家庭,开启幸福人生。
官渡区:
北漂还巢,春城筑爱
早上9时,官渡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门前早已排起长龙,一对对满怀憧憬的新人,选择在这个充满传统浪漫色彩的日子里,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庄严承诺。
一对对新人手挽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填写申请表、按指纹、盖章……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庄重与喜悦。
第一对新人在钢印落于结婚证书上的那一刻,脸上再也抑制不住喜悦。曾先生与他的妻子说,他们两个人研究生毕业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于2023年10月份左右认识,两人一直在网上聊天,随后线下见面、吃饭,互生好感,两人性格相同,三观也一致,于是在2024年元旦顺利在一起了。两人共同奋斗,有了属于他们的房与车,这段令人动容的感情在七夕这天也落下了完美的章程。今后,曾先生与妻子也会在幸福的路上携手共进,相伴一生。
另一对新人李女士和王先生经历了5年的爱情长跑,在今天终于将结婚证领回家。王先生说,他和李女士来自同一个地方,上了同一所大学,两人在读大一的时候相识相爱,终于在今日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从北京到昆明,恋爱4年的李先生和张女士在今天领到了属于他们的结婚证。李先生2023年从北京结束北漂生活返回昆明工作,张女士追随着李先生到昆明,两人一起在昆明工作、定居。在这四年的恋爱中,两人克服了聚少离多的日子,一起来到昆明开启属于他们的生活。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两人的爱情跨越了时空距离,最终以圆满结局收尾。
西山区:
十年长跑终结果,一纸婚书续日常
8月29日早上,西山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处的灯光比往日更早亮起。
7时30分,距离常规工作时间尚有一个半小时,六七位工作人员已整装待命,开始为今日的婚姻登记做准备。
首对新人早已在等候区就位,8时整就来到柜台领取表格。填表、按手印、交验身份证、打印复印件、拍摄结婚证照片、签署电子签名、按捺电子指纹、加盖钢印,有需要的还可同步填写婚检表格——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鲜红的结婚证递到新人手中时,工作人员总会送上祝福:“恭喜你们!”温馨的笑意在登记处悄然蔓延。
首对完成登记的新人是在昆明工作相识的,两人手腕上还系着女方奶奶编织的红绳。回忆相恋经过,李女士与李先生相视而笑:“就是聊着聊着,自然就走到一起了。”
截至8时30分,已有4对新人完成登记,2对正在填表。蒙蒙细雨中,新人络绎不绝:有人素衣便装从容而来,有人捧着鲜花略显羞涩,更有年轻夫妻等不及找座位,直接弯腰趴在柜台前填写表格。填表间隙,他们还举着手机变换角度自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经历十年爱情长跑的傅女士和金先生在今天完成了婚姻登记,面对水到渠成的婚姻他们也激动又紧张:“我们很早就喜欢彼此,现在已经准备好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了,就选七夕这个好日子来登记。”
而提前一个月预约的张女士和陈先生则显得格外淡定,请完假领完证,拍完合影又匆匆赶回工作岗位。对于这对新人而言,婚姻是官方认可两人结合的法律标志,拿到结婚证后,日子还是照样过。
五华区:
延时服务“不打烊”,为爱登记加速度
8月29日,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婚姻登记窗口迎来年度登记高峰。为圆新人“七夕领证”的美好心愿,区政务服务局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以一系列暖心高效的服务举措,让爱意与便捷同行,赢得新人一致好评。
早在高峰到来前,五华区区政务服务局便启动“七夕专项保障预案”,从预约、人力、流程、氛围等多维度筑牢服务保障网。预约环节,中心提前30天拓宽预约渠道,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线上平台、电话咨询指导及现场预约三种方式,大幅增加预约放号量,有效分流高峰日登记人群,从源头缓解排队取号压力,让新人无需“扎堆”等候。
人力调配方面,针对8月28日、29日两天的登记高峰,中心临时增派业务人员,将婚姻登记窗口从平日的3个增设至4个,同步组建志愿服务队,专人负责现场引导、材料预审,帮助新人提前核对身份证、户口簿等登记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全来回跑,显著提升登记效率。
流程优化上,中心创新实行“预约优先+分时错峰”服务模式。通过预约系统引导新人按指定时段到场办理,减少现场人员聚集;同时,业务人员提前熟悉流程细节,简化不必要环节,让每对新人的登记时间进一步缩短,不少新人感慨“不用等太久,很快就能拿到结婚证,体验特别好”。
除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让新人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婚姻登记窗口及政务大厅精心布置,甜蜜氛围扑面而来。新人在办理登记手续时,不仅能快速完成流程,更能在节日氛围中定格幸福瞬间,仪式感与幸福感双双拉满。
为确保所有到场新人都能顺利领证,七夕服务当天,中心工作人员全员提前上岗,中午不休息、晚间延时下班,用“不打烊”的坚守保障登记需求。从晨光微露到夜色渐浓,窗口前始终秩序井然,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让每对新人在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此次七夕婚姻登记服务,五华区政务服务中心以“便民、高效、暖心”为目标,用扎实的举措、贴心的服务,为新人搭建起通往幸福的便捷通道。未来,区政务服务局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据悉,8月29日,五华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74对,其中五一路登记点70对。
盘龙区:
传统婚书许白首,国潮市集聚人间
昆明市“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文明实践示范活动于8月29日下午在盘龙区871文化创意园滇和缘婚礼艺术中心启动。活动以“此夕·共潮生”为主题,寓意全民参与的文明浪潮,通过国潮集市等多元活动形式,营造文明、幸福、美满、欢乐的节日氛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了众多居民群众共同参与。
活动在古风舞蹈《佳期》中拉开了浪漫序幕,在《赤伶》《星月神话》《西厢寻他》民乐三重奏中渐入佳境中,10对在七夕佳节登记结婚的新人欣喜地接过传统婚书的祝福,并在水中点亮许愿灯,承载了新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
身着中国传统婚服,现场的每一对新人脸上都盈满喜悦,其中一对新人告诉记者:“选择今天结婚,寓意着长长久久,幸福美满。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沉浸式体验了传统婚礼仪式,的确很隆重!”另一对新人表示,婚礼中传统元素的使用,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还是很不错的。
从新娘出阁到牵红登堂,从三拜九叩到结发礼成,现场每一个环节都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让新人深刻体会到婚姻的神圣与责任,也深深打动着现场每一位观众。“第一次见证传统婚礼仪式,感觉流程很复杂,但确实很隆重、很新颖。”一位观众表示。
活动现场,“扇语星河 丹青寄情”“爱在七夕 健康生活”“清风满家‘廉’爱七夕”“以法之名 相约七夕”“心动七夕 一‘健’钟情”众多主题的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贴心地为现场民众提供服务,传递温暖,倡树文明新风和主流价值观,让居民群众在欢乐温馨的氛围中感受文明风尚,提升文明素养。
现场还举办了联谊交友活动,为单身青年搭建了相识相知的平台。在这里,大家与心仪的对象进行互动交流,浪漫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
国潮集市中,面塑、瓦猫、斑铜等非遗技艺及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婚纱体验、摄像体验、服装定制等服务周到贴心,围炉煮茶、咖啡饮品、烧烤等特色美食应有尽有,10余家知名车企现场充分展示了现代工业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火花,让大家尽情体验视觉和舌尖盛宴。
据悉,昆明市“我们的节日·七夕节”主题活动将持续三天,联动50余家车企和商户,8月30日至31日,汉服巡游、国潮集市、音乐会、时空情书等系列活动将持续进行,欢迎广大市民前来体验。(开屏新闻 记者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