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在咖啡庄园附近“用餐”。
“大象有几个脚趾?”“大象一胎能生几个象宝宝?”“大象是白天睡觉还是晚上睡觉?”在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南邦河村的大象精品咖啡庄园,前来参加大象主题研学活动的孩子们看到了在远处活动的亚洲象后,纷纷兴奋地提问。大象精品咖啡庄园创始人陈平仙为孩子们一一解答,讲述自己和大象的不解之缘。
自1992年南邦河村首次记录到野生亚洲象迁徙以来,常年有亚洲象在该区域内栖息活动。“2012年,我们在南邦河村租下200亩土地种植咖啡。咖啡庄园取名‘大象’是寓意吉祥,却没想到真的遇上了大象。”陈平仙笑着说,“2016年7月1日,一头叫‘小黑皮’的大象来到庄园附近,我们把它引导到对面的玉米地,后来每年它都会出现,随之而来的大象也越来越多。”
由于象群频繁出没,思茅区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护当地群众的同时为亚洲象营造安全生态的生存环境。2018年,思茅区启动建设亚洲象食源地,根据大象活动时间长短,在其主要活动通道上选择远离村寨的林地,仿生种植玉米、芭蕉、象草等大象喜爱的食物。陈平仙也加入其中,为庄园附近的村民提供种子和肥料。如今,庄园对面的山地种满了成片的玉米,成为了“大象食堂”。
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努力下,人象找到了和谐共生的平衡点。陈平仙持续助力保护亚洲象,还探索打造亚洲象IP,把大象元素融入咖啡产品中,在咖啡庄园内建成能够近距离观察野生亚洲象的观景台,提供以大象为主题的研学游课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一杯原产地的精品咖啡,一睹亚洲象的风采。
大象精品咖啡庄园还依托“安全共处系统”“原产地精品咖啡”“全业态沉浸体验”等优势,通过开展咖啡培训、提供庄园就业岗位、收购售卖土特产等方式,积极为周边村民创造就业增收的机会,带动1.3万咖农就地就近就业,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道路。(记者 高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