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仙
多罕赛是潞西(注:今“芒市”)土司衙门的属官。属官是土司统治集团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在土司衙门内担任各类职务,另一类则在土司衙门以外的村寨任职。多罕赛是第二类属官,充任芒棒的冈头。
年过花甲的多罕赛,除了处理本冈的行政、经济事务,就是潜心读经书。他家的竹楼后面建有木阁,那是他的藏书楼。藏书楼里珍藏着近万部南传上座部佛经。为便于查找,他还编有《多罕赛藏经目录》,并计划将藏书楼改为公共藏书馆,方便群众研习……但是,多罕赛改建公共藏书馆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日本鬼子就打过弄坎江,占领了潞西。
为避战祸,多罕赛带着家人逃进了深山。
多罕赛的身体本就虚弱,逃到深山后,心中一直惦记着藏书楼,整天精神不振,日渐消瘦。家人四处请摩雅(傣语:医生)诊治,却始终未见好转。多罕赛说:“我病在心中,能治我病的,唯有我藏书楼珍藏的万卷经书。”因此,他坚持要回芒棒寨子。家人劝他:“日本鬼子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回芒棒无疑是凶多吉少,还是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多罕赛说:“我怕日本鬼子,但我更怕那些经书丢失。如果不让我回去,我会死得更快。只有天天守在藏书楼,我心里才踏实。”家人见他如此决绝,无奈,只好叫小儿子多伦所陪他一起回芒棒。
第二天一早,多罕赛便和小儿子多伦所一起踏上了归家的行程。当时,日本鬼子到处都设有岗哨,盘查很严。他们看多罕赛衣着华丽,以为是共产党的游击队或者是其他抗日武装搞的化装侦查,执意要扣押。岗哨里的伪军认识多罕赛。他们忙让翻译向日本鬼子说明多罕赛的身份。日本鬼子立即报告给驻守当地的指挥官大元冢二少佐,大元冢二急忙给潞西师团本部打了电话,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命令立即放行。
原来,日本鬼子每侵占一个地方,就对地方名流进行拉拢纳降,建立什么维持会,帮他们搞皇道乐土东亚共荣的把戏,也就是所谓的“以华治华”。多罕赛是民族上层人士,自然是他们拉拢劝降的对象。大元冢二为了争取多罕赛,不但没有破坏多罕赛的住宅庭院和藏书楼,还特意让人加以保护。
多罕赛回到家,见家里留下的摆设还和日本鬼子进犯以前一般,让他有些始料不及。他定神仔细思索,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日本鬼子早已为他设下一个巨大的陷阱,如今他已经跳进去了。
次日,大元冢二就登门拜访了。
大元冢二不过40岁,个子很矮,头颅显得过大,样子看上去就像屠夫,再加上他脸上浓密的仁丹胡,更给人一种心狠手辣的感觉。
大元冢二见到多罕赛,故作热情地说:“我就知道多老先生会回来的!”
“少佐,你猜得很准。”多罕赛冷冷地回答。
大元冢二笑了笑,说:“我理解老先生的心情,老先生虽然暂时离开了,但魂一直都没有离开故土。一个人有体无魂,那只是一个躯壳,所以我就一直在这儿等着老先生回来。你大概已经看到了,你的竹楼可以说是最干净的,藏书楼的书籍更是安然无恙。”
多罕赛这才看了大元冢二一眼,问道:“少佐,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
大元冢二笑了笑,脱了手上的白手套,说:“老先生,别误会。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请你出山,在维持会任职,协助皇军推行皇道乐土,让大东亚共荣圈在贵国的土地上施行得更圆满!”
多罕赛沉思许久,问道:“我要是不答应呢?”
大元冢二的眼中闪过一丝毒蛇般的冷笑,说:“我知道老先生会这样回答,与我们配合的社会名流一开始都是你这种声音,但最后他们还是答应了。不过,你如果不答应,我也不强求,只是我要把藏书楼里的这些经书全部取出来!”说完,从军衣口袋里掏出一沓书目,递给了多罕赛。
多罕赛接过书目一看,惊怒得嘴巴半天没有合拢——原来书目上全是泰国、缅甸、印度的许多善男信女曾顶礼膜拜、不惜一切代价以求一观的孤本呀!多罕赛双手颤抖着又将书目翻看了一遍,最后长叹一声,道:“你们先拴住了我的魂,然后再逼我就范!你们真卑鄙!”
大元冢二“哈哈”干笑了两声,说:“多老先生,话不能那样说,这只不过是咱们合作的一种方式!”
多罕赛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对大元冢二道:“在维持会为你们做事,这是数典忘祖、出卖灵魂的大事,容我想想!”
大元冢二一听多罕赛的语气有所松动,长舒一口气,说:“好吧,我就恭候多老先生的抉择!只是要有个时限。这样吧,三天后我恭候老先生的佳音!我不愿听到任何与皇军的要求相悖的意见!”说完,带着鬼子兵转身离去。
大元冢二离去后,多罕赛神思不定,茶饭未进。
第三天,多罕赛吩咐儿子买来几十丈白布,给自家住的竹楼和藏书楼上上下下全挂上了。接着,多罕赛身着重孝,并在竹楼前摆上香案,静静地等着大元冢二的到来。
不一会儿,大元冢二带着7个日本鬼子来了。
大元冢二一看院子挂白,多罕赛一身重孝,不解地问:“多老先生,这是为什么?”
多罕赛双目微闭,平静地说:“想我一个属官,一不能保家,二不能卫国,平生也就这么一点嗜好,收藏点经书,可惜,现在连经书也保不住了,为了不让这些孤本落入你们这些倭寇手中,我只好亲自埋葬它们!”言毕,抬眼示意小儿子多伦所。多伦所会意,按照父亲事先的吩咐,立即点燃火把扔入楼内。泼了煤油的屋内立时腾起一片火光。
多罕赛站起身,一步步向火海走去……
大元冢二看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喊手下的鬼子兵:“拖住他,拖住他……”
此时,多罕赛已走到楼门口。他回过头对大元冢二大笑一声,从容纵向火海。
多伦所跪地望着父亲哭出了声。
大元冢二气急败坏地一把抓起多伦所,吼道:“多罕赛是不是已经转移了那些经书孤本?你要是不说实话,我就让全村的男女老幼为你父亲陪葬!”随即,他命鬼子兵把村里的老百姓赶到了多罕赛的竹楼前。鬼子兵枪上膛,黑黝黝的枪口瞄准了村民。
大元冢二坚信,爱书如命的多罕赛绝不会让那些国宝级的藏书随他火葬,很可能他烧的只是一座空楼,重要书籍肯定暗中转移了。所以,他要以村民的生命作筹码,威逼少不更事的多伦所,把转移的经书交出来。
在黑黝黝的枪口下,多伦所最终妥协。他对大元冢二说:“转移书籍是我一个人按父亲的吩咐办的,只要你放了村里的人,我就告诉你那些经书藏在哪里!”
大元冢二看了看这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相信了他,放了村民,然后要多伦所带他去找书。多伦所看着乡亲们平安离去后,跪在楼前磕了三个响头哭着说:“父亲,恕我不孝,为救众人,我也只能这样了。”说完,他站起身来领着日本鬼子走进了隐于村尾一片竹林深处的木楼。
这座木楼本是多罕赛的储藏楼,里边装的全是破旧的家具和一些坛坛罐罐。多伦所领着日本鬼子上了二楼。大元冢二果然看到楼脚有几橱旧书,楼里还有几个大坛子。
眼看几个日本鬼子朝着书橱奔了过去,多伦所突然举起一把斧子,挨个儿砸烂了大坛子,坛子里的煤油四处流淌。
多伦所堵住了下楼的通道,大笑着对大元冢二说:“父亲让我藏的经书,你们是永远也找不到了!小鬼子,你们谁也别想下楼!”说完,他从怀中取出火柴,扔在了楼板上,顿时,火光四起,小木楼成了一片火海……
后来,据村里的老人回忆,那一年的大火将属官多罕赛的储藏楼连同那片竹林全部化为灰烬,共烧死包括大元冢二在内的8个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