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徐晓俊)近日,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云南省关于《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批复”,滇中城市群将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通达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的综合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其中提到发挥滇中城市群核心带动作用,完善昆明都市圈核心功能,推进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规划》作为省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滇中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明确,到2035年,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175.9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481.4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5055.49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22.68平方千米以内。
未来10年,滇中城市群将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和全省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功能的作用,强化双向开放、功能协同,促进要素高效集聚,推进城市群内部协同高质量发展。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湾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等区域重大战略地区的协同联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规划》对昆明在滇中城市群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也进行了明确,发挥滇中城市群核心带动作用,完善昆明都市圈核心功能,推进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同时,加快曲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培育玉溪、楚雄、红河3个“增长极”,形成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对于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的优化及保护,《规划》提出了具体举措,在产业布局方面,将“统筹产业空间协同布局,优先保障科技创新、生产服务、先进制造等功能用地需求”;
交通网络方面,将“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区域一体化公路交通网络和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布局”;
公共服务方面,将“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促进城市群空间品质提升”。
《规划》重点强调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营造高品质休闲游憩空间,建设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为确保《规划》落实,将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规划》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等将纳入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发挥其对滇中城市群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统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