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河县关璋村,一名80后流动党员用11年时光,从普通打工青年蜕变为致富带头人,以“跨省就业帮扶”为纽带,在广东、云南两地之间架起一座“青春连心桥”。他就是梁河县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赵家灿。
一直以来,赵家灿始终践行“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信念,累计带领5000余名山区群众走出大山、增收致富,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扎根人民、反哺家乡的使命担当。
跨越山海,反哺桑梓
2004年,19岁的赵家灿怀揣梦想走出关璋村,赴广东打拼,从基层员工成长为企业管理人员。他始终心系故土:“一人富不算富,乡亲们的日子红火了,才是真的幸福。”
2018年,赵家灿注册成立惠州市滇众亿实业有限公司,并在梁河设立分公司,主动对接两地人社部门打造“点对点”就业服务平台。七年来,他累计为家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组织专车接送务工人员2100余人次,跨越2000多公里,只为点亮乡亲们的致富希望。
党建引领,破解就业难题
面对乡亲们“不敢走、不会走”的顾虑,赵家灿亮明党员身份,带头攻坚。他联合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技能培训,挨家挨户动员;建立“老乡互助圈”,帮助务工人员处理法律纠纷10余起,护送患病务工人员就医20余次;在广东组织阿露窝罗节、火把节等活动,让务工群众“就业不离乡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坚守一线,确保务工人员平安返乡。微信朋友圈里,他佩戴党员徽章组织返乡专车的照片,成为群众心中最鲜红的旗帜。
情系教育,托举乡村未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赵家灿深知斩断穷根需从教育抓起。他联合企业为家乡关璋村捐赠100件棉袄和万元现金,向幸福小学赠送电脑、书包等物资;通过“笑脸公益”平台资助3名贫困学生,让书声琅琅回荡深山。每逢春节,他带着务工返乡的村民为孩童送去礼物,昔日沉寂的村庄如今充满欢声笑语。
初心如磐,架设振兴桥梁
“不忘初心、点对点返乡,我们一直在行动!”从个人打拼到带领群众致富,从就业帮扶到教育公益,赵家灿始终以流动党员的责任感架设城乡协同发展的桥梁。在广东,他是务工乡亲的守护者;回到关璋,他积极投身沟渠抢修、修桥铺路等志愿服务,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晨曦初现,关璋村的茶园薄雾氤氲,赵家灿正通过视频会议协调新一批用工岗位。屏幕中,“一个党员就是一座连心桥”的标语格外醒目。从深山到沿海,从打工者到带头人,这名青年流动党员用执着与热忱证明:共产党员的青春,永远扎根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