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烽火记忆:抗战时期的昆明印迹”主题讲座走进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信息港    09-16 23:26:07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通讯员任传振 9月16日,“烽火记忆:抗战时期的昆明印迹”主题讲座走进西南林业大学。讲座为昆明市博物馆与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推出的“抗战中的云南”大思政课系列活动之一,目的在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文物与史实深度融合,培养青年爱国情怀,将抗战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材。

讲座前的准备。供图

课前,馆校双方围绕授课内容、时长、教学引导与核心要点,进行了充分沟通与准备。讲座由昆明市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云南省金牌讲解员杨黛静主讲,她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昆明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地理坐标,突出文物与遗址的教育价值,涵盖飞虎队、驼峰航线、滇缅公路、滇越铁路、抗战胜利纪念堂、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关键内容,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体会先辈团结抗战的崇高情怀,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讲座现场。供图

杨黛静说,昆明既是抗战大后方,也是烽火前沿,其历史印记不仅是往昔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她还围绕文物遗存、抗战地标和史实细节,就南侨机工的来源、滇缅公路的艰苦环境等,积极与学生互动。

讲座现场。供图

昆明市博物馆公共服务部文博馆员蔡杨杰,介绍了流动博物馆在推进本土历史教育方面的工作,并特别分享了“丹心壮山河——南侨机工历史图片展”的内容。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致以热烈掌声。西南林业大学2025级学生彭义朋说:“这堂课让我真切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特别是南侨机工放弃海外优渥生活,毅然回国参战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传承这种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张学艳同学说:“讲座中提到的驼峰航线坠机遗址和呈贡情报站遗址,都是我们身边的历史课本,希望有机会实地走访这些抗战遗迹。”

讲座现场。供图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史强说:“这是一堂兼具思想温度和实践深度的思政课。讲解员通过深入细致的讲授,让文物不再是沉默的展品,而成为思政‘活教材’,让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自然融入学生心中。”

课后,昆明市博物馆邀请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填写授课反馈表,征集有关教学内容、形式改进及拓展方向的建议,以期持续优化“抗战中的云南”大思政课的教育实效与影响力。

现场互动。供图

昆明市博物馆馆长陈浩表示,未来,馆校双方将联合策划“抗战记忆·青年使命”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红色故事宣讲、微视频创作等方式,主动传播红色文化,践行初心使命;同时,将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开发“抗战遗址踏查”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到抗战遗址地进行田野调查。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