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临沧永德:药食同源好物成为乡村振兴新力量
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09-17 16:12:27

在永德县永康镇与小勐统镇的山野之间,一种名为“木蝴蝶”的紫葳科植物正悄然生长,当地百姓称它为千张纸。作为药食同源的特色植物,它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工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千张纸不仅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新宠”,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走进小勐统镇忙牛水村忙蚌自然村,道路两旁的千张纸树苗整齐排列。沿着山坡向上望去,成片的千张纸树木郁郁葱葱,宽大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一串串形似豆荚的果实挂满枝头,随风摇曳,透着丰收的希望。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着修剪枝叶,不时交流种植经验,欢声笑语在林间回荡。

忙蚌自然村村民李贵荣是当地千张纸人工种植的“先行者”与“带头人”。早在2000年,他就率先尝试人工种植,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培育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管护与规模拓展,如今他的千张纸种植基地已达30亩,拥有400余棵健壮植株,年产量稳定在3吨至4吨。他家的千张纸在果实还未完全成熟时,就被各地客商提前订购,市场需求常年供不应求。

“去年产量约2吨,按照目前的长势来看,今年预计有4吨。我们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全靠这千张纸,现在也不用另种蔬菜,专心管好这些‘致富树’就行。”李贵荣说。

李贵荣口中的千张纸,是名副其实的“懒庄稼”,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数十年,每年7月至10月集中上市,市场价格每市斤5元至10元。仅靠千张纸种植,他家年收入就超过6万元。看到千张纸市场前景广阔,李贵荣又琢磨起“新路子”,研究育苗技术,对外售卖树苗,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加入千张纸种植产业。

“现在一年能育七八百棵苗,来订苗的人特别多,经常不够卖。能带着大家一起种,看着乡亲们也能靠这棵树实现增收,我心里很高兴。”李贵荣说。

在李贵荣的示范带动与技术指导下,忙蚌自然村的村民们纷纷动了心、跟着干,家家户户都种起了千张纸。如今,千张纸不仅是农户家门口的“致富树”,更成为乡村发展的“希望树”。“跟着李贵荣种植千张纸后,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正在自家地里劳作的村民杨建全笑着说。此前,他在李贵荣的帮助下种了10亩。如今已进入盛产期,每年能收获约2吨果实,家庭收入大幅提升。

据悉,千张纸适宜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坡、溪边、山谷或灌木丛中。目前,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从中医理论来看,千张纸兼具利咽润肺、疏肝和胃之效。随着消费市场的拓展,千张纸逐渐走上大众餐桌,成为备受喜爱的食材。这小小的千张纸,正撑起乡村振兴的“大希望”。永德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对千张纸产业的培育力度,从种植技术提升、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提高等多方面发力,让千张纸这一特色产业释放更大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多财富。(永德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邓红梅 杨维 通讯员李忠林 祁学军)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