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信息通信业不断完善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提升行业网络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探索云南省公共互联网网络和数据安全威胁监测处置“1131”工作机制,旨在持续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公共互联网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监测处置体系,切实保障云南省公共互联网网络与数据安全。
机制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及时监测发现并阻断了多起政务、医疗、工业等行业领域的重大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并在多个专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31”工作机制架构。供图
“1131”的第一个“1”,即云南省公共互联网网络和数据安全威胁监测处置工作机制,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工作要求统筹建立,首批机制成员单位由云南省通信网络保障中心、云南省各基础电信企业、云南省互联网协会及遴选的技术支撑单位组成。
第二个“1”指依托1批支撑单位。工作机制的目的在于整合行业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汇集研判各类风险信息,并通过发布风险提示或预警等方式进行处置,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工作机制遴选确认30余家支撑单位,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赛迪研究院等国家级机构,也有头部网络安全企业,各机构专家为网络数据安全的形势分析、应急保障、监督检查、问题研判等,提供了宝贵的咨询建议。
研判处置报告示例。供图
网络数据安全投诉举报平台。供图
“3”指的是打造3个主要技术平台,3个平台互相形成支撑。一是公共互联网网络和数据安全投诉举报平台,面向社会公众接收公共互联网相关主体在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备案等方面存在的不合规问题或隐患,意在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促进行业自律。二是网络数据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发挥信息通信行业优势,精准赋能公共互联网网络数据安全建设,其中“超大流量DDoS攻击演练模块”已在2024年云南省实网攻防演练和网络数据安全众测实践、2025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快速调取超大规模流量对目标系统发起安全可控的DDoS攻击演练,检验目标单位DDoS防御和应急能力。三是威胁情报共享平台,目的在于推进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信息报送和共享,形成信息合力,支撑综合研判和处置。
DDoS攻防演练平台。供图
最后一个“1”指的是共同护好“1张大网”。“基于1个机制,遴选1批支撑单位,依托3个平台”,共同护好云南省公共互联网这“1张大网”。一年多来,通过工作机制已累计监测发现针对云南省公共互联网的数千万次网络攻击,经过研判分析,及时发现有关单位1000余处安全问题,有效处置了涉及省内重要单位的30余次网络数据安全事件,深刻践行着“共护1张大网”的初心。(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