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三岔河镇清河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下辖2个自然村、11个居民小组,共1088户3392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58人,老龄化程度达22.3%。社区党总支于2024年4月创新成立银发先锋党支部,支部现有党员7名,平均年龄74岁。该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银发力量+乡村振兴”融合模式,依托“银发驿站”平台,整合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等资源,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具有清河特色的银发党建新路径。
“银发堡垒”聚心党建引领,促方向把准
创新“1+1+N”组织模式(1个党支部核心、1个银发驿站阵地、N个银发志愿服务队),建立涵盖28名老党员的“银发人才库”,按其特长和专业领域细分康养服务、基层治理、环境提升、产业服务、文化提升5支志愿服务队。投入相应资金改造银发驿站,配备议事厅、调解室、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场所,设置党员风采展示墙、志愿服务爱心展示墙等。2024年以来已开展学习教育、健康义诊、康养讲座、红色电影等活动10余次,增强老党员们的组织归属感。通过资源整合和阵地提升,实现银发党建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
“银发护卫”聚能环境整治,促乡村焕颜
开展“银发守护美丽家园”行动,建立“晨巡夜查”机制,15名老党员每日轮班巡查。在百花巷整治中,老党员工作组创新“情感工作法”,连续7天入户38次,最终拆除露天厕所8个,清理粪堆4处、石堆5处,成功打造雪娇多肉网红打卡点。建立“红黑榜”制度,每月公示环境卫生情况,推动整改问题136个。银发党支部成立以来,银发党员带头拆除违章建筑12处,清理垃圾死角45处,助力社区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蜕变。
“银发调解”聚智经验传承,促善治提质
创新设立“银发调解室”,运用“老理新说”工作法成功调解宅基地、邻里纠纷等矛盾28起,调解成功率达96.5%。将21名老党员纳入社区网格队伍,收集民情民意36条,协助解决群众诉求34件。在荷花里项目推进中,银发党员入户做通12户群众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通过银发调解、网格管理、群众工作三管齐下,构建“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银发智库”聚力产业发展,促富民强基
成立“银发乡贤智囊团”,为荷花里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提出规划设计建议56条,采纳实施42条。老党员黄盛海示范发展“前店后厂”式庭院经济,带动28户居民开办特色民宿和农家乐;老党员高茂生成立夏荷书画院,创作书画作品200余幅,带动村民丰富文化生活。通过银发智囊献计献策、银发人才示范带动,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的银发动能。
“银发新风”聚势文明培育,促乡风润化
参与制定《清河社区文明公约》,开展“银发领航文明新风”系列活动。退休教师魏吉方创办吉方工作室,组建35人老年文艺队,创作《变》等文艺作品,开展巡演28场,受众达4200余人次。开展美丽庭院打造活动,以庭院“小美”促村庄“大美”,评选美丽庭院48户;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整理优秀家训126条,评选文明家庭45户。建立“银发劝导队”,在重要节点开展文明劝导服务1800余人次。推动社区建成全国文明村,居民满意度提升至98.7%,实现“银发引领、群众参与、文明共建”的良好局面。(陆良新闻 通讯员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