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中老铁路沿线综合开发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开屏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三年努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对老挝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24年中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527.28亿元,较2021年增长了89.23%,年均增速近30%,其中云南对老挝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89.87亿元,相比2021年增加1.25倍。
国铁昆明局:跨境货物品类增至3000余种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运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5年8月,全线累计完成货物运量6525.6万吨,跨境货物运输品类由初期10余种扩展至3000余种,为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互补提供有力支撑。水果冷链运输成效显著,累计运输入境东南亚水果41.3万吨,今年以来出入境果蔬达26.6万吨(增长近1倍),实现境内外果蔬双向高效流通。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熊维平介绍,为充分发挥中老铁路战略通道作用,昆明局集团公司依托万象运营管理中心,与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海关等建立高效沟通机制,推动中国铁路标准“走出去”。打造“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品牌,在中老泰三国注册商标,形成“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客车化运输模式,实现昆明至万象最快26小时直达。
推进昆玉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展增吨提速试验,牵引定数由2000吨提升至2800吨,并加密跨境列车频次。跨境货物列车每日开行量由2列增至18列,最高达26列。
创新研发冷链运输装备、罐式箱等,调集2100余只冷链箱,优化货源结构,提高“重去重回”比例。
完成磨憨铁路口岸扩能改造,实施“铁路快通”模式,实现“7×24小时”预约通关,口岸通关时间由40余小时压缩至5小时内。创新推出榴莲“转场储存”方案,助力榴莲提前2-3天上市,单日进境水果运量屡创新高。
累计开行“澜湄快线”国际班列2329列,运输货物93.8万吨,并创新“澜湄快线+中欧班列”“沪滇·澜湄线”“京滇·澜湄线”等联运产品,打通老挝、泰国至欧洲物流通道,推动跨区域产业链对接。
昆明海关:全力服务好“黄金线路”建设
在下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中,昆明海关二级巡视员李自飞提到,昆明海关将重点支持昆明地区铁路监管作业场所建设,持续推进海公铁联运发展。支持中欧(亚)班列昆明集结中心、玉溪节点城市建设,深化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指导中老铁路沿线的玉溪、西双版纳、普洱等州(市)申建出口监管仓、保税仓库以及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保税监管场所,优化沿线产业功能布局。
口岸提质扩能也是重点,昆明海关将依托磨憨铁路智慧口岸建设,进口货物启运站发运后具备条件的,实施“提前申报”模式。持续深化运用“铁路快通”“附条件提离”“先放后检”通关模式。运用“顺势监管”理念,实行H986非侵入式检查作业,推广运用智慧审图。着力提升磨憨口岸主要进出口商品的检测能力,持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推动中老铁路跨境客运“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落地实施。
在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方面,推进海关作业模式改革升级,推进“远程视频查检”“批次检验(检疫)”“集中查检”等改革试点,助力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提速。巩固“中老铁路”+“区港联动”“场场联动”业务模式,助力昆明地区保税业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各类货物搭乘“澜湄快线”快速出口。探索实施“先查验、后装运”作业模式,提升物流监管效率,全力服务好中老铁路“黄金线路”建设。
云南省商务厅: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
在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口岸扩能增效方面,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俊提到,省商务厅加快磨憨公路口岸扩能提质,2025年完成出入境卡口改造,由4车道拓宽至12车道,实现“一站式”通关,货运车辆日通行能力由600辆次提升至2000辆次;2026年将全力推进进出口查验货场建设。
口岸配套功能再“加码”。加大磨憨公路口岸集疏运设施建设力度,优化昆明地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规划布局、功能定位,支持安宁桃花村、腾俊国际陆港、玉溪研和、曲靖马龙申建铁路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提升查验监管效能。支持打洛口岸申建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进一步扩大泰国榴莲等水果从关累港口岸进口规模。
积极推进中老铁路口岸国际客运“一地两检”通关模式落地实施。扩大云南特色通关模式的场景应用,将磨憨铁路口岸与昆明王家营西站“场场联动”“转场存储”的试点经验,推广到磨憨铁路口岸与安宁桃花村站、玉溪研和站、腾俊陆港物流中心等场站的联动,助推昆明国际陆港“双核两翼”腾飞和沿线“多点开花”。推动多边监管互认,探索在东盟框架与澜湄合作机制下,加快中老铁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查验设施升级改造步伐,助力中国与东盟各国跨境贸易进一步发展。(开屏新闻 记者孙江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