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1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昆明信息港    09-19 06:30:39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近日,商务部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以下简称“昆明片区”)上报的“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入选,成为全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该案例标志着昆明片区在深化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内陆和沿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昆明经验”。

近年来,昆明片区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通过明确承接产业重点、打造开放承接平台、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模式、强化内外部产业协同机制,积极探索沿长江省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新模式,促进产业梯度布局,推动沿江、沿线、沿边接力开发开放。

在打造协同承接平台方面,昆明片区积极承接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生产性服务、工业互联等产业,致力于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先进制造业;推动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保区、磨憨—磨丁合作区“四区”联动发展,打通“四区”注册、建设、投产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商事登记、知识产权等相关政务、信息、监管互通衔接。

在创新转移合作模式方面,昆明片区以东西共建方式建设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引导东部企业把研发设计、销售结算、集疏分拨环节布局昆明,把制造加工、售后维修、跨境通关环节放在磨憨,服务产业用好国际经贸规则,促进跨境产业链强链固链;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将以往园区合作由园区管委会之间订立协议转变为园区开发运营主体之间签订共建协议,双方共同制定项目战略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既有效解决项目开发建设所需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问题,又保障后续招商运营及利益共享。

在完善产业协同机制方面,依托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协作载体,上海临港集团通过共建共营导入自身品牌、市场和企业成长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链接更多优质企业和资本、创新资源、专业服务,赋能昆明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升级昆明王家营中心站海关监管场地,与磨憨铁路口岸实现功能互补;推出“中欧班列+中老铁路”、“沪滇澜湄线”、昆渝高铁动车货运等班列品牌,保障南北高效互联。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