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晋宁区:“辣味之问”瞄准民生“关键小事”,监督闭环更暖民心
昆明信息港    09-19 12:43:11

9月18日下午,昆明市晋宁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一场聚焦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专题询问会“辣味”十足。13名常委会组成人员抛出的问题,既有城市发展顶层设计的“大方向”,更藏着群众房前屋后的“小牵挂”——从郑和路交叉口的淹积水,到小宗地居住区的“无名无牌”,从老旧昏暗的老城区路灯,到遮挡采光的行道树树枝,每一个问题都戳中民生痛点。

这场“精准发问”的背后,是近两个月的扎实调研。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发放177份问卷,深入昆阳、晋城两个街道的12个村(社区),既听取街道干部、商户的诉求,也收集居民、网格员的建议,还通过明察暗访用镜头记录下积水点、弱电乱象、停车秩序等实况。最终,17项涵盖规划、防汛、民生设施等的具体问题被纳入“询问清单”,真正把群众的“吐槽点”变成监督的“发力点”。

“郑和路与永乐大街交叉口反复淹水,现在治得怎么样了?”“小区没门牌号,快递送不到、亲友找不到,啥时候能解决?”询问现场,委员们的提问直击要害。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民政局等11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当场给出“实招”:积水点已完成了部分整改工程,整个雨季将跟踪效果;无门牌号小区已全面排查,将综合施策推进命名编牌;路灯老旧昏暗问题已提上日程,将尽快推动分批更换光源。更有晋城街道的停车秩序问题,已在询问前启动了整治工作。

问答之间,监督“牙齿”同步发力。每一项答复结束,常委会组成人员当场无记名投票测评,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档,结果即时公布。对可能出现的“不满意”答复,会议明确要求7个工作日内提交分管区领导审签的补充答复,杜绝“问过就算”。此次测评中,19项答复获10项“满意”、9项“基本满意”,无“不满意”项,让旁听的选民连心人直呼“问得实在,答得靠谱”。

“问题照单全收,整改一抓到底。”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表态,将细化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表。而这只是监督的开始:区人大将梳理审议意见交政府,要求60日内反馈办理情况;明年还将开展“回头看”测评,对整改不力的依法启动更为刚性的监督措施,形成“询问—答复—整改—督办—回头看”的闭环。

从“小切口”做好“大民生”,这场专题询问正是晋宁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缩影。正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所言,监督的成效不在“问得多热烈”,而在“改得多扎实”——当积水点不再“看海”、门牌号清晰可寻、路灯照亮晚归路,民生难题便成了群众看得见的“幸福账单”。(晋宁区人大常委会通讯员 李硕)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