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阳光洒满乡村大地,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即,一场热闹的丰收盛宴正在田野间、山林里悄然上演。这是一年中最饱满的时节,大地褪去了春夏的青涩,将积攒了三百多个日夜的能量,化作沉甸甸的果实、金黄色的烤烟,捧到了人们面前。
走进烤烟地,几间烤房冒着袅袅轻烟,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烟草焦香。农户们忙着做最后的“冲刺”,将采摘下来的鲜烟叶分类、编杆、送入烤房,烟叶在烘烤后褪去青涩,变得油亮饱满。“今年种的红大品种,单价高,我家收成不错,一亩比往年多赚300元左右!” 铁杆烟农老张一边翻捡着烤好的烟叶,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来,腰街乡聚焦烟基建设,共协调资金46万元,新建、修缮烤房43座,保通11条约19公里烟路,为烟农保驾护航。如今,烤烟逐渐成为农户稳定增收的“黄金产业”。
翻过山岗,核桃林里更是一派繁忙景象。沉甸甸的核桃压弯了枝条,青皮包裹的果实透着饱满的生机,村民手持长竿轻轻一打,一颗颗核桃“噼啪” 落地,妇女们在林间穿梭,捡拾着散落的果实,欢声笑语在山林间回荡。“往年我们村的核桃都在线下售卖,近年来村里加强了电商培训,不少村民开始通过直播、朋友圈在线上售卖,新鲜的核桃打包好就能发往全国各地!” 村支书拿着刚剥壳的核桃,展示着果肉的细腻,眼里满是自豪。如今,核桃种植已从零散的 “副业”,发展成规模化的特色产业,让农户的腰包鼓了起来。
再看坚果地里,另一番丰收图景同样动人。高大的坚果树舒展着浓密枝叶,在田垄间撑起绿荫,树荫下,饱满的玉米棒挂满枝头,玉米穗微黄预示着成熟在即。村民伸手握住枝头一串饱满的坚果,另一只手轻掰果柄,“咔嚓” 一声,带着青皮的坚果便落进腰间的竹筐里。不远处,男人们正用长竿轻敲高处枝桠,滚落的坚果一会就铺满了地面。今年来,腰街彝族乡抢抓坚果种植中各关键环节和节点,依托县乡两级技术服务队伍,组织开展了技术培训6场次300余人次,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坚果产业发展。根据现场的测量,较大的坚果青皮果单果重可达30克,通过提质增效,坚果产业实现了产量与质量双提升。
烤烟、核桃、坚果的同步丰收,不仅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从线下售卖到电商赋能,乡村大地正以多元产业发展的活力,书写着“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 的新篇章。相信在这些 “丰收密码” 的助力下,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农户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作者:辉仕梅 张正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