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旅居在云端】凤庆县:盘活澜沧江热区资源 农文旅融合绘就“沿江蓝图”
凤庆视点    09-21 14:26:44

近年来,凤庆县充分盘活辖区内澜沧江及其支流黑惠江沿江资源,以热区资源为基底,以特色产业为引擎,深度融合垂钓旅居、民族非遗文化等元素,走出一条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促农增收的澜沧江经济带振兴之路。

图片

澜沧江畔秋风送爽,凤庆县新华乡凤云村千亩柠檬种植基地清香四溢,一期种植的480亩香水柠檬进入采收季,农户们忙碌着采摘、分拣、装箱。作为新华乡依托澜沧江经济带打造的特色产业标杆,不仅实现规模化种植,还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我们用‘145’模式,即企业占10%,村集体占40%,运营主体占50%进行分配。”凤云村党总支书记时家树介绍说,村集体部分再按“五个20%”进行第二次分配,涵盖公益基金、成员分红、干部补助、基础设施和特殊群体救助,实现集体与农户双赢。

在巩固烤烟、坚果、核桃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新华乡持续优化“党总支+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了高辣度辣椒、滇橄榄等热区特色产业全链发展,构建“种有保障、卖有利润、集体农户双受益”的共富格局。

同时,依托澜沧江水域小湾水电站库区62公里岸线的天然禀赋,通过“一社一企”双核运营整合73户养殖资源,打造丁桂、鲈鱼等高附加值“水上牧场”,年产值破1.75亿元。并以渔为媒发展垂钓旅居经济,布局224个钓位,配套建成千寻营地综合体、凤云稻香温泉等设施,推动“渔旅融合”提质升级。“这里渔业资源丰富,还能钓到淡水鲈鱼、鳕鱼等稀缺鱼种,真是我心目中的钓鱼胜地,我每个月都来。”广西垂钓旅居人士邹沐岑高兴地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0.97万人次,创收165万元,“垂钓天堂”正逐渐成为区域文旅新名片。

图片

凤云村村民李爱权在村党总支部帮助下,成功从单一养殖户转型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开发温泉度假、观鸟平台等项目,既实现自家增收,还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说起村子的变化,凤云村村民李爱权很是感触:“原先的沼泽地变成了现在的温泉度假村,观鸟、垂钓等设施越来越完善,到我们这里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图片

作为苗族文化富集地,新华乡拥有10名非遗传承人、16项非遗项目。苗族刺绣“以针为笔、以线为墨”通过文创开发重焕生机,火把节、踩花山节等民俗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农”。

“我们通过‘党支部+’四方联动与‘145’利益机制破题,以‘旅居+’模式串联多元业态与非遗文化,打造集生态休闲与人文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真正实现以旅游激活乡村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传承与农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新华乡宣传委员李亚权介绍。

图片

新华乡的发展是澜沧江经济带发展的一个缩影。凤庆县主动融入临沧市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布局,依托澜沧江畔丰富的资源优势进行全局谋划,以片区整体推进的方式,因地施策、靶向破题,将水资源、特色农业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群众内生动力得到全面激发,澜沧江畔热区资源全面释放,书写了沿江振兴发展崭新篇章。(董琛彬 罗恒春 李亚权)

编辑:周智宇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