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2025年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期间,创意昆明馆新型非遗美学空间体验展区吸引多位非遗传承人参展,这些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乡土文化能人,他们通过展会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让传统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了别样的生命力。
新型非遗美学空间体验展区
今年69岁的游定美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最具影响力工艺老年传承人、省级乡村工匠名师、昆明市刺绣高级技师。
作为云南省第六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游定美精通65种刺绣针法,80多种花纹绣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民族元素融入刺绣作品,数十年来免费培训学员超万人,把“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为彝绣活态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彝绣
文博会现场,游定美老师不仅带来了传统的彝绣服饰,还带来了彝绣挂坠等产品,深受参展观众欢迎。开展第一天,精选各种彝绣针法绣出的彝绣挂坠很快就销售了2000多元,展现了非遗产品的魅力。
游定美老师已经年近七旬,但仍然在积极参加各类宣传和推介活动。她说:“只要能宣传和推介彝绣,我都非常乐意参加,非常感谢文博会这个平台,给彝绣提供了一个展示与宣传的窗口。”
各种各样的葫芦雕绘作品
有“云南葫芦文化第一传人”之称的徐孝国是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绘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品设计高级技师(一级),春城计划首席技师、昆明市第二十四届“劳动模范”,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馆(葫芦雕绘)馆长。
潜心研究葫芦文化23年,徐孝国不仅掌握葫芦雕绘、雕刻、烙画、大漆制作工艺技术,还对葫芦种植栽培技术非常了解,在海口有葫芦种植基地。这些年,他带了很多徒弟,研发了葫芦茶罐、葫芦台灯、葫芦花瓶、葫芦挂摆件、特制葫芦丝、葫芦吉他、葫芦手鼓等50多类文创产品,目前葫芦包等产品在云南景迈山销售非常好,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精美的展品吸引了游客
此外,徐孝国还在云南多个高校担任创业导师,为4000多名大学生(残疾大学生)传授手艺,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就业岗位,把民族文化传承融入职业教育发展中,为2000余名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启蒙美术教育,传承并弘扬了中华文化。
2025年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截止时间为9月21日。活动期间,欢迎广大游客走进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到13号馆创意昆明馆新型非遗美学空间体验展区,感受乡土能人的作品以及非遗的精彩。(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 杨丽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