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维护中老铁路网络安全 促进“黄金大通道”信息通畅
昆明信息港    09-22 18:28:24

中老铁路2021年开通以来,不仅成为中老两国人民的友谊路,更成为区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例证。为确保中老铁路信息数据交换通畅安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围绕跨境数据交换、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巡查巡检等方面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以高水平安全守护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

打造国际铁路数据互联互通标杆

“自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颁布以来,昆明局集团公司在云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了中老铁路列车计划调度等重要数据的出境安全评估,成为全国首批、云南首个获批办理数据出境申报的单位。”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副主任潘云松说,中老铁路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重要连接点,使用中国标准和技术,促进两国铁路网联通,构建了一条重要的国际铁路线。

潘云松介绍,中老铁路通过信息化与数字化手段进行运输、货运、调度、车辆等方面的信息数据交换,这种跨国共享打破了信息壁垒,优化了业务流程。截至目前,中老铁路已经累计交换七千多条重要数据,这些数据交换进一步压缩了货物通关时间,提升了中老跨境运输的组织能力和口岸作业效率,促使通关时间从最初的50分钟缩减到7分钟,进口货物在口岸的平均停留时间从40小时压缩到6小时。

潘云松。记者李涛/摄

他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老铁路的数据交换实践不仅有利于提升国际联运的效率,还能确保运输和数据的安全,为未来中国铁路的技术输出提供宝贵经验。

24小时严守数据安全关

王婕颖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科科长。她说,科技与信息化部是集团公司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而网络安全管理科就具体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王婕颖。记者李涛/摄

“网络安全是铁路运输生命线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旅客的数据安全,更直接影响调度、安防等重要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出现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影响行车秩序甚至旅客的出行安全,所以我们始终把网络安全放在与行车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王婕颖说,日常工作中,他们是从“技术+人员”两端守住安全关,技术层面,增加系统抗风险能力,人员方面,就是加强网络安全培训教育。

昆明局集团公司建立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则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重要系统有人24小时值班值守,旅客看到的每一块电子屏,也都责任到人。王婕颖说:“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客票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也离不开信息专业部门的实时监测与保障。”

全链条保障中老铁路数据安全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通信段昆明南通信工区工长刘庆国,是一名铁路通信维护人员。他说,他们在网络安全方面承担着多重职责,主要是从技术维护、风险防控、应急响应、人员管理等方面,形成全链条保障。

刘庆国。记者李涛/摄

“我们定期检查车站、基站、光缆、交换机等通信设备,确保无破损、老化或非法接入。”具体到中老铁路,刘庆国说,他们定期对通信线路的防护、物理隔离情况及通信机房的设备进行检查,防止因潮湿、高温等环境因素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泄露;及时更新设备固件、操作系统补丁,修复弱口令、未加密传输等安全漏洞,定期配合相关部门对传输、数据、客票、调度指挥系统等核心业务进行加密升级,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严格划分内网、外网及专用网络,禁止跨网混用设备;通过VLAN划分、防火墙策略,限制非法访问,确保只有授权终端可接入关键系统。

在数据安全方面,他们对旅客信息、列车运行数据等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存储在异地安全环境中,防止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数据丢失。此外,还积极做好入侵检测、日志审计、应急响应、人员管理等工作,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重点讲解钓鱼邮件识别、密码管理、数据脱敏等技能,始终以“零事故、零泄露”为目标,守护列车安全与旅客信任。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站设备和安检车间工程师刘俊甫,平时就在昆明站工作,是距离列车更近的人。他说:“我们主要是通过加强信息设施设备的运维管理,保障售票、检票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提升全员防护意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刘俊甫。记者李涛/摄

开行网络安全主题宣传列车一个月

据介绍,中老铁路将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在9月13日至10月12日开行“云岭网安”网络安全主题宣传专列,为期一个月,增进公众对网络安全的重视,进一步彰显“黄金大通道”的社会责任与品牌影响力。

主题宣传列车将充分运用列车上的小桌板贴、行李架贴、镜框展架、车门玻璃贴、头枕巾等载体,对各主题车厢的内容进行宣传。

王婕颖说:“网络安全靠大家,铁路的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和旅客共同维护,希望通过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让更多旅客了解出行中的网络安全风险,一起营造安全的铁路出行环境。”(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