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嵩明县海潮村以精细化服务织密乡村“幸福网”
    09-24 11:10:36

乡村治理的温度,藏在每一次俯身倾听的耐心里,显现在每一次主动作为的担当里。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嵩明县海潮村党委以“精细化服务”为笔,以常态化志愿服务和精准化民生实事为墨,绘就一幅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温暖画卷。

志愿服务:让关爱成为日常风景

海潮村党委组建志愿服务队,将“常态化”融入服务基因。党员志愿者定期走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不仅送去米、油等生活物资,更以耐心和细心走进他们的生活。独居的杨大爷(化名)既是孤寡老人,又因残疾行动不便,家中角落常积灰尘。志愿服务队每次上门,总会带上扫帚、抹布和清洁剂,帮他擦拭门窗、清扫地面、整理杂物,把房间收拾得整洁明亮。“孩子们来一次,家里就亮堂一次,心里也敞亮一次。”杨大爷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被关怀的深深感动。这样的走访不是“一阵风”,而是一份温暖的约定,让特殊群体在日复一日地陪伴中,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

098ec0f08e5d28bd30714205a617f11

控辍保学:为梦想撑起一片晴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海潮村党委把“控辍保学”作为精细化服务的重要课题。面对个别未成年人萌生的辍学念头,工作人员从不简单说教,而是一次次上门“拉家常”。他们坐在孩子身边,倾听学习中的压力与困惑;也与家长细算“长远账”,探讨读书对未来的意义。有一位学生因成绩波动想辍学打工,工作人员带着村里大学生的成长故事上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帮助孩子重新树立人生方向。“读书或许辛苦,但能给你更多选择的底气。”真诚的话语解开了孩子的心结,也让家长放下了“早打工早赚钱”的短视想法。正是这种“一人一策”的精准引导,守护了每一个孩子的求学梦想。

d5d6812089605eed0a6be12e00dadc4

紧急接力:为迷路老人铺就回家路

精细化服务,更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温情处置。一天晚上,两位热心村民搀扶着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海潮村委会:“老爷子迷路了,说不出家在哪儿,一直在村里转悠。”工作人员立刻扶老人坐下,端上热水,一边轻声安抚,一边耐心引导老人回忆信息。初步判断老人可能来自小街镇后,第一时间联系辖区民警,警方迅速联动小街镇派出所,层层接力终于找到老人的家属。三个小时后,老人的儿媳与孙女匆匆赶到,紧握工作人员的双手哽咽道:“太感谢了,家里人都快急疯了!”从接收求助到联系对接,再到陪伴等待,环环相扣的高效处置,让这场“紧急情况”有了温暖结局。

826123786b762430f33e94131634965

文化浸润:用书香与实践点亮生活

满足精神需求,是精细化服务的深层注脚。海潮村党委联合海潮小学及牛栏江镇中心幼儿园海潮园区,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这一天,村委会图书室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地:幼儿园的小朋友围坐聆听绘本故事,小学生们踊跃分享《西游记》《小王子》的读后感,清朗童声中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求。

67b1102280544a00448c23a8acae9a6

暑假期间,海潮村党委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居环境整治”社会实践活动。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拿起扫帚、夹子等工具,沿村内主干道清理垃圾。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捡拾路面和绿化带中的杂物,有的清扫落叶尘土,有的负责将垃圾集中清运。文化活动积聚了人气,实践行动凝聚了人心,让乡村不仅拥有“颜值”,更提升了内在“气质”。

65a75cf79454dc3dfad4fc7f67ea4d1

矛盾调解:让邻里纠纷化于无形

邻里间的“小摩擦”,若处理不当,可能演变成“大疙瘩”。村民李某某与杨某某是多年邻居,今年房屋“拆旧换新”时却因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接到反映后,海潮村工作人员并未急于评判,而是先赴现场实地丈量:拉绳、测距、核对老宅基地记录,一步步理清边界。“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事伤了和气不值得。”工作人员拉着两人坐在屋前,既算“情理账”,也讲“规矩理”,最终商定“一家居前、一家居后”的解决方案,既守住边界底线,又留足邻里情面。握手言和的那一刻,不仅化解了纠纷,更守护了乡村那份淳朴和睦的乡情。

5175f74d79df4ce46d4cc680068f1fa5

从常态化志愿服务到精准化矛盾调解,从守护求学梦到点亮文化灯,海潮村党委的精细化服务,犹如一张细密温暖的网,兜住了村民的急难愁盼,也网出了乡村的和谐与安宁。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小事,串联起的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重承诺,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供稿:海潮村党委)

编辑:杨锦佳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