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九月,丽江远山如黛,云霞飞动,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浓郁甜香……这是丰收的季节,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坝子,正酝酿着一场有关甜蜜的庆典……
“丽果”飘香
华坪芒果。(供图)
果农陈代华喜获丰收,笑得合不拢嘴。(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华坪山谷里的一颗芒果,披着朝阳织就的金色霞衣,她说:“当秋风第一次轻吻我的面颊时,我知道,这场属于整个丽江的盛宴即将开启。丰收节来临,金沙江的水汽滋养着我的甜蜜,果农们皴裂的掌心托起我沉甸甸的梦想。他们的竹筐里盛着的,是无数个晴天与雨露凝成的蜜糖。”
宁蒗“2700苹果”。(丽江融媒记者 廖浚宏 摄)
红水塘苹果。(资料图)
宁蒗的“2700苹果”在枝头摇响铃铛般的欢笑:“看啊!我们红晕里藏着海拔2700米的星空。”不远处,古城区红水塘的苹果正迎着从玉龙雪山折射而来的晨光,将糖心淬炼成晶莹的琥珀。“我们的脉搏里本就流淌着纳西阿妈千年传唱的劳作号子,如今又汇入了现代农业科技谱写的崭新乐章。”
丰收的软籽石榴。(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黑籽酸甜石榴。(资料图)
永胜软籽石榴率先撑开浑圆的朱红“宫灯”,每一颗籽粒都像包着水晶的玛瑙。“不必吐籽哟,”一颗颗饱满的石榴对着游客眨眼睛,“乡村振兴的果实,就该像我们这般甜得酣畅淋漓。”
雪桃。(资料图)
基地里的蓝莓长势喜人。(张扬 摄)
玉龙县拉市镇的雪桃在晨雾中舒展绯色裙裾,“我们的颜色是雪山女神用来施妆的云霞染成的,昼夜温差赠予我们清冽与甘醇并存的风骨,冷链物流则让这份娇贵安然抵达北上广的果盘。”另一边,玉龙县大具乡的蓝莓们裹着霜绒窃窃私语:“没什么稀罕的,我们的蓝紫色,还不是高原给大地盖的邮戳,每一盒甜蜜,都寄往了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木梨。(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木梨。(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最沉静的是木梨,黄绿表皮泛着红光,裹着梨的清润与脆爽,经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嫁接试验,方得一口酥脆。“我们的年轮里刻着农科人员的青春与付出。当果农为我们摘下遮阴的枯叶,阳光瞬间涌进生命的核心——这是万物皆有的高光时刻。”
九月,丽江的果子各自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刻,它们不约而同地在丰收市集上相逢。芒果的浓香缠绕苹果的清新,石榴的晶莹映照雪桃的娇艳。披星戴月的妇女和好奇的游人纷纷捧起沉甸甸的果实,他们期待用甜蜜盈满寒冬前的这一段美好时光。丰收,本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丽药”生辉
丽江的药田里同样热闹。
滇重楼。(资料图)
首先发话的是滇重楼,有“植物抗生素”“外科之至药”美誉的他,自然不愿意放过“吹牛”的机会:“我是雪山下孕育出的‘植物抗生素’,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疔疮痈肿、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是我国常用传统中药。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在肿瘤治疗中,我的作用日渐凸显!”
川贝母。(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你是很牛!”川贝母接过了话茬,“不过,我也是不容小觑的哟!在丽江生活,我可是克服了种种困难。2021年,太安生物科技公司将我从四川省松潘县海拔3800米的区域引种,至玉龙县太安乡海拔2700米的地区进行试种。通过技术攻关,低海拔无土设施栽培取得成功,解决了原生地产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劳动力短缺、实操难度大等难题。我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可是不少‘金嗓子’的守护神。”
“二位都很棒!”一旁的当归不紧不慢地说,“不过,我也斗胆言说几句,3年的潜心钻研,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团队、丽江振全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筛选出当归良种——‘丽归1号’,也就是小弟我,被云南省林木品种鉴定委员会认定为林木良种,成为丽江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当归良种。人类补气养血可少不了我!”
当归良种——“丽归1号”植株。(资料图)
丰收的欢歌与药草的清香,在这片土地上交织融合。这不仅是果实和药材的丰收,更是丽江这片土地对人们辛勤耕耘的慷慨回馈。从果园到药田,每一份甜蜜与健康,都凝结着农人的汗水、科技的智慧与自然的馈赠。
这沉甸甸的收获,最终会装入行囊、摆上餐桌、融入生活,化为滋养身心的实实在在的幸福。九月,丽江的这场盛宴,是大地的情书,也是写给每一位耕耘者的赞歌。季节会更替,但这份由土地和双手共同酿造的甜蜜与温暖,将长久地留存在记忆里,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希望。(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