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雪山之巅,香格里拉的夜在飞舞的经幡与古城的灯火中苏醒。多元民族风情夜市、非遗体验馆与融合各民族特色的美食街区,正编织着“雪山明珠”的夜间经济新图景。
独克宗古城
夜游新地标——古城串起今昔
摊位前,游客大快朵颐
青石板路蜿蜒如银链,串起千年古城的今昔故事。
独克宗古城通过更新提升实现蝶变——修缮后的“扎西德勒庭院”,藏式火塘旁飘出酥油茶香,纳西族四合院内展示着东巴文木刻,汉族老茶馆推出“三江并流”拼配茶饮。社区推出“民族手艺孵化计划”,吸引藏族唐卡画师、纳西族东巴纸匠、汉族茶艺师等各民族创业者入驻,形成“一院一艺、一户一品”的院落经济集群。
今夏,“民族团结艺术市集”吸引超50万人次打卡,藏族银饰锻造、纳西族刺绣、汉族剪纸等非遗技艺在月光下绽放新生,实现“非遗+文创+美食”三维激活,让古城从“文化标本”变为“打卡新地标”。
月光广场中央每日上演藏族弦子舞、纳西族白沙细乐等跨民族文艺表演,吸引各族群众共舞共乐,让千年民族团结故事“活”在当下。
夜宴新图鉴——舌尖上的融合
茶馆里制作藏式奶茶。记者 彭少杰 摄
香格里拉的夜,最动人的烟火气藏在美食的交融中。月光广场“民族团结美食街”上,藏族牦牛肉串与纳西族鸡豆凉粉共舞,汉族宣威火腿遇上藏式糌粑,形成独特的味觉交响。老字号“和顺楼”推出“民族团结宴”——酥油茶泡米糕、牦牛肉炖土豆、青稞饼夹乳扇,让游客在舌尖上感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情谊。
美食是相互了解、融合的最佳载体。酥油茶的醇厚、牦牛肉火锅的热辣、青稞饼的香甜,在舌尖上交织出各民族共同的味道记忆。正如游客所言:“左手端着藏族酥油茶,右手拿着纳西族鲜花饼,看着汉族大叔和藏族阿妈共跳锅庄舞——这就是旅途之夜最暖和的温度!”
夜潮新势力——跨越时空对话
其乐融融共享“月光之城”独有浪漫。黄兴能 摄
在坛城广场“光影民族廊”,现代光影技术让千年民族团结故事“活”在当下。3D投影再现茶马古道上的商队往来,激光水幕演绎藏族弦子舞与纳西族白沙细乐的跨时空对话。社区“民族团结夜校”成为夜间经济新亮点,各民族青年在此共绘唐卡、共制藏香、共舞锅庄,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这种“白日经营、夜间传承”的模式,让夜经济超越单纯消费场景,成为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的生动载体。
从独克宗古城的民族手艺复兴,到月光广场的跨民族美食盛宴;从坛城广场的光影民族故事,到社区夜校的共学共乐——香格里拉正通过多元业态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夜间经济模式。当汉族商人带着云南小粒咖啡入驻藏式院落,藏族绣娘将纳西族东巴文融入唐卡创作,当各民族青年在夜校共学共乐,这些真实而温暖的互动,让香格里拉的夜不仅充满经济活力,更成为民族团结的鲜活课堂。
如今,香格里拉的夜经济已超越单纯消费场景,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重要窗口。当游客因美食驻足、因文化停留、因团结感动,他们带走的不仅是香格里拉的美丽夜色,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记忆——这正是香格里拉夜经济最动人的活力源泉,也是民族团结星光下最璀璨的未来图景。(云南网 记者杨茜 官媛敏 李熙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