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昆明信息港    09-25 08:15:17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董宇虹)9月24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场在海埂会堂举行。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新突破,出台《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等20多部地方性法规,累计完成180余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十四五”以来,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4年超过98%,稳居全国前5。2024年,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Ⅰ—Ⅲ类优良水体比例为93.6%、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分别优于国家下达任务2.5、1个百分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项重点工程减排量指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生态保护修复水平得到新提升,构建“三屏两带六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完成11.35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哀牢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和西双版纳、昆明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纳入国家总体布局。建成国际重要湿地5个、国家重要湿地3个,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四。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新标杆,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建成全国唯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绿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铝、硅光伏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累计建成10个绿色低碳产业园区。茶叶、鲜切花、中药材、核桃、咖啡、烤烟、天然橡胶等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数居全国第一,低碳产品认证证书数居全国第二。

  “十四五”以来,云南新增绿色能源装机超6000万千瓦,绿色能源装机规模达1.5亿千瓦、居全国第1位。绿色能源产业产值从2020年的不足3000亿元增长到4000亿元以上,成为云南产业“顶梁柱”。电力碳排放因子全国最低,绿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超过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均居全国前列。“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居全国第1位,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准煤6.6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完成造林978万亩,森林质量提升779万亩,草原生态修复863万亩,退化湿地修复1.6万亩。全省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创建香格里拉、亚洲象等国家公园。截至目前,全省共划建333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546.3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26%。累计投入4.4亿元、四旁植树1607万株、以株折亩32万亩,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7.9%;投入5500万元,对全省989棵古树名木开展抢救复壮。

  坚持“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一体推进“三治一改善”,强化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全省六大水系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重点高原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向好,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常年稳定保持优良,成功实现“一江清水出云南”。下一步,云南省将持续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力争到2030年建成幸福河湖170个,其中省级幸福河湖70个、州(市)级幸福河湖100个。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