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做服务“加法” 做干扰“减法” 昆明市执法审批双向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昆明信息港    09-25 20:42:12

2025年9月25日上午,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通报会。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处长王丽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辉出席通报会,介绍了全市在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执法更规范、更智能,为企业减负增效

据介绍,2025年以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以“执法+服务”为理念,推动执法监管从传统模式向规范化、无感化、差异化、数智化转型,切实为企业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在规范化执法方面,昆明市先后印发多项制度文件,明确涉企行政检查的流程、清单和计划,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稽查,推动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坚决杜绝“重结果轻程序”等问题。

无感式执法通过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非现场手段,实现“远程监控、精准溯源、少扰企业”,严格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截至8月底,全市依法对122家企业免除或减轻处罚。

在差异化执法方面,昆明实施“信任监管”与“加频监管”相结合,对纳入正面清单的32家企业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对违法问题分类处置,做到宽严相济、罚教结合。

数智化执法则依托“执法加油站”APP、环保码智慧监管等平台,推动执法从“人防”向“技防”转变,提升执法精准度和效率。全市还通过执法大比武、大讲堂等方式全面提升执法人员能力。

环评审批提质增速,服务项目全周期落地

据悉,2025年5月,昆明市出台《优化项目全周期环评要素保障的若干措施》,构建从选址预判、编制指导到审批优化的全流程服务机制。

昆明在全国率先探索环评、入河排污口、排污许可“三合一审批”,审批环节压缩50%以上。推动环评审批“网上办、帮代办”,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动”的升级。对重大项目实行清单管理、跟踪服务,2025年省、市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到位率均达100%。

此外,昆明还强化项目准入把关,严格审查“两高”项目,守住生态环境底线。通过“环保管家”“五个在一线”等工作机制,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帮扶,2024年以来现场帮扶项目128个,解决问题率达98%。

持续推动“三个转变”,打造四季如春的营商环境

下一步昆明市将围绕“执法理念、执法方式、执法体系”三大转变,进一步推进“管家式、一站式、渐进式、审慎式”执法服务,强化科技赋能,优化执法资源配置,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环保铁军。同时将持续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服务意识,以高效、透明、便捷的审批服务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本次通报会彰显了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同时,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法治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环境监管与审批机制,全力营造“四季如春的营商环境”,助力昆明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昆明信息港 记者姚仲恒)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