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目标指标进度符合预期 文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云南日报    09-26 08:42:02

9月22日,受省政府委托,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人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关于《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落实情况的报告。

从召开一系列相关会议系统谋划部署文旅工作,到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性文件;从成立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到设立省级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艺术基金、重大重点题材创作扶持资金……报告显示,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项目标指标进度总体符合预期,优秀文艺作品、文物、非遗项目、旅游景区等量质齐升,世界遗产、高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旅游乡村、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多项文旅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活力迸发,全省涌现出一批文艺精品。公共文化服务可感可及,创新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模式,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有效提升,全省世界遗产增至6项,居全国第2位。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金木土石布”特色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旅游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通过深耕文化旅游、推进交通旅游融合、深化商文旅体融合等措施,让产品业态持续焕新。“旅居云南”成为新时尚,2024年,全省旅居人数达389.8万人,消费规模为425.6亿元;今年1—8月,全省旅居人数达380.1万人,同比增长50.6%。实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助力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品牌创建亮点频现,加快培育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级旅游景区。

文旅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项目储备扩围扩容,招商引资成果凸显,推出省级文旅重点招商项目115个、旅居招商项目100个。项目建设加力提速,2024年,旅游投资增速6.2%。今年1—8月,旅游投资增速8.1%。

经营主体培育成果丰硕。今年以来,我省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发放消费券,支持经营主体稳增长。建设云南数字文旅产业园,吸引421家企业落户园区。设立我省首个广电视听园区“澜湄(云南)视听产业园”。目前,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671家、等级旅游民宿327家。

旅游市场环境持续向好。今年1—8月,全省涉旅投诉、负面信息、高风险舆情信息同比均下降。培训涉旅从业人员、旅行社负责人及导游超11.6万人次。全省设立志愿服务站500余个,累计服务时长超220万小时,以暖心服务赢得游客口碑。近3年来,全省文旅行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持续打响。品牌宣推有力有效,“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阅读量突破615亿次。通过宣传营销、交流合作等举措吸引游客,今年1—8月,全省接待入境游客558.29万人次、同比增长39.8%,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16.21万人次、同比增长71.2%。

报告指出,我省公共文化建设还存在短板,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面积、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全国排名靠后。旅游产品创新不够,还缺少科技沉浸、文化沉浸类旅游项目。尽管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持续转好向好,但个别州市旅游投诉量绝对值仍然较高。对此,报告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打算:深入实施“文化兴滇”行动,持续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加快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做大做强入境游市场,不断深化旅游诚信建设。(云南日报 记者李翕坚) 

编辑:洪俊杰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