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9月26日,“聆听·心之声”昆明市首届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成果展演在呈贡区文体活动中心公共艺术中心举行,6部精选优秀剧目聚焦青少年成长痛点,以戏剧为桥、以语言为媒,搭建起心理健康教育与语言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崭新平台。
本次展演由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主办,昆明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承办,旨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语言文字应用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育人功能和情感桥梁作用。
本次活动从昆明市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决赛获奖作品中精选6个优秀剧目进行展演,多角度呈现学生成长心理,通过剧本创作与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联合学校、家庭及社会资源,增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营造“全员育心”的良好氛围。
6部展演剧目均源自学生真实生活,围绕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等青少年成长核心议题展开。其中,在《我是一个闷葫芦》中,不爱说话的“小明”因救小猫迟到却不敢解释,通过 “自我与本我” 的对话最终勇敢表达,细腻呈现了内向孩子的心理困境。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雨花学校的《与爱同行》则以“孩子生日父母因工作缺席”为切入点,展现了老师与同学的温暖陪伴,让孩子理解父母“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传递出亲情与理解的力量。
安宁中学高中部的《第N+1次循环》聚焦高一新生适应难题,通过“循环式”剧情设计,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迎接新挑战。
昆明市中华小学《守护星星计划》里,因缺乏父母陪伴而调皮捣蛋的孩子,在心理老师引导下学会接纳自我、收获友谊,引发现场家长强烈共鸣。盘龙区云波小学《小锦鲤寻梦记》以童话形式,让“小锦鲤”带领观众感受“追逐梦想” 的勇气,可爱的演绎让现场掌声不断;而《当滤镜消失的那一刻》则直面“容貌焦虑”,成绩优异的“林小美”从依赖美颜滤镜到接受真实自我,传递出“自信源于内在价值”的成长理念。
除6部心理情景剧外,展演还融入了多元艺术形式与互动环节。昆明青少年活动中心带来的沙画表演《一路花香》,以细腻的沙画语言勾勒出青少年成长的美好历程,温暖的画面与悠扬的音乐相得益彰;昆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计的“心理互动小游戏”,则让现场观众主动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打破了传统“单向观看” 的展演模式。
现场,还为昆明市首届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决赛获奖团队与个人颁奖,共表彰 “优秀剧目奖”“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 及 “优秀指导教师奖” 若干。
据了解,本次成果展演是昆明市首次大规模中小学校园心理情景剧赛事的 “收官之作”。从前期作品征集到层层选拔,全市各学校积极参与,学生们通过剧本创作、角色演绎,不仅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在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探索与心理成长。活动还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邀请省市级领导嘉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代表、学生家长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参与,构建起 “全员关注、全员参与” 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