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盘龙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区教育体育局、市生态环境局盘龙分局等单位,在阿子营小学成功举办“小水滴成长记——法治护航成长 共护生命之源”主题普法游园会。活动以沉浸式游园体验为载体,将《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融入活动中,为水源区的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实践课。
法治精神全程相伴,“小水滴”之旅扬帆启航
游园会以“小水滴的法治成长之旅”为主线,六大互动区域串联起水源保护的知识链条。在“智慧源泉探秘”灯谜区,孩子们围在五彩灯谜下热烈讨论,破解与《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相关的谜题,初步了解水源保护的法律规定。一位四年级学生兴奋地说:“原来保护水库有这么多规定,我今天学到了好多新知识!”
“水源知识擂台”上,围绕《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中禁止行为、保护措施等内容的抢答赛激烈展开,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让法规条款在竞争中深入人心;“节水神投手”投壶游戏则巧妙传递“滴水即资源”的节约理念,阿子营小学负责人在现场表示:“这次普法游园会打破了传统课堂对于法律法规宣传的说教模式,将‘依法护水´‘节水爱水’这些抽象概念化为孩子们可看、可玩、可感的游戏。孩子们每投进一箭,仿佛就节约了一滴水,这种亲身体验远比我们反复强调‘水很珍贵'更直接有效。”
团队协作模拟实践,法治理念落地生根
团队游戏“抢救水滴大作战”模拟了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场景,孩子们通过协作“抢救”象征水资源的道具,强化了保护水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节水拼图王”环节,学生们拼出的松华坝水库全景图,不仅展现了水源地的生态之美,更深化了对《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中生态保护条款的直观理解。而“垃圾分类我最棒”实践游戏,则直接关联《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中关于减少面源污染的规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确“垃圾不入河、清水送万家”的法治内涵。
普法宣传润物无声,守护源头从娃娃抓起
盘龙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推动生态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型的重要尝试,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校园的重要实践,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活动的生动延伸。活动通过游戏化、场景化的设计,让《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保护条例》不再是枯燥的文本,而是可感知、可践行的行为指南。选择在水源保护区内的阿子营小学开展活动,旨在从源头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生态责任感,为构建全民参与的水源保护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据记者了解,在本次活动之前,盘龙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水清卫士.护水先锋”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人员已发布了志愿者的招募通知。阿子营小学多名教师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表示将把水源保护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今后,盘龙区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普法+志愿”模式,拓展校园法治教育载体,让守护生命之源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携手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昆明信息港 记者李红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