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省庆祝中孟建交5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昆举行——共话滇孟合作 携手共创未来
云南日报    09-29 08:24:26

这是一次立足云南、面向南亚的深情对话,更是一次回顾五十年风雨同舟、展望未来互利共赢的思想交流。9月26日,云南省庆祝中国孟加拉国建交5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举行。会场内,滇孟双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青年学子齐聚一堂,用不同的语言诉说着相同的心愿:让友谊之树常青,让合作之果更硕。

座谈会伊始,云南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和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负责人的致辞便将与会者的思绪拉回到1975年10月4日那个历史性时刻。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孟关系已从建交时的相互支持,升华为今日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云南作为中国距离孟加拉国最近的省份,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历史渊源,在这场跨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友好交往中,从经贸往来到医疗互助,从教育交流到技术共享,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成为中孟合作的缩影和亮点。

孟加拉国驻昆总领事穆罕穆德·卡勒德指出,孟加拉国与云南同属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如今更应成为“多维互联互通”的现代枢纽,尤其要在数字基础设施、绿色能源、农业科技等新兴领域挖掘互补潜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伙伴关系。他同时畅想:“希望未来,我们能坐上从昆明直达达卡的火车!”全场发出会心的笑声与掌声。

如果说政治互信、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骨架,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流淌其中的血液。云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分享了教育合作令人欣喜的进展:426名孟加拉国学子正在云南高校求学,云南大学、红河学院在孟开设的3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已成为中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孟加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也在云南高校稳步推进。

教育合作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心灵的沟通与友谊的播种。这一点,在两位孟方青年代表的发言中得到了生动印证。昆明医科大学在读博士阿瑞芬用流利的中文,动情地讲述了他在学校求学和在昆医大附一院实习的收获。“中国医生对患者的细致关怀、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模式,让人印象深刻。云南不仅给予了我学术成长的土壤,更让我理解了医学无国界的真谛。”他建议滇孟双方加强医院联合培训、搭建数字交流平台,让更多孟加拉国医护工作者受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马哈马杜尔博士,则将自己定位为“科学的友谊之桥”。他详细介绍了在滇期间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大麦类黄酮研究的经历,并立志将所学知识带回祖国,为粮食安全与公众健康贡献力量。

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成为座谈会上最温情的注脚。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交流合作处负责人分享了一个紧急救援的故事:今年7月,云南省紧急组织专家团队与孟国家烧伤与整形外科研究所开展视频远程会诊,为多例在军机坠毁事故中受伤的危重伤员进行伤情分析,共同探讨治疗方案。目前,云南已有5家技术先进的公立医院成为孟加拉国民众来滇就医的定点机构,已处理咨询邮件1900余件、接待患者超200人。

孟加拉国驻昆总领馆商务领事拉赫曼提到,尽管受全球形势影响,孟中贸易额仍保持强劲增长,仅滇孟贸易就已突破10亿元人民币大关。他热情推介孟加拉国年轻的人口结构、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以及优惠的投资政策,诚挚邀请云南企业投身于孟加拉国经济特区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中。

既探讨宏观的政策框架,也聚焦微观的个体经历。大家一致表示,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纪念活动,更是一次凝聚共识、规划未来的启航仪式。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于深厚的传统友谊、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泛的共同利益,云南与孟加拉国的关系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滇孟合作这篇大文章,正在务实与创新中,挥毫泼墨,续写辉煌。下一个五十年,值得共同期待。(云南日报 记者朱海)

编辑:余娅雯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